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一潭死水”变成了“一盘大棋”

2019-07-18 16:33:40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机制体制的变革,让“一潭死水”变成“一盘大棋”——政策频出,职业教育大发展关口来临

自今年年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印发后,高职扩招百万、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1+X证书制度试点等10余个政策文件纷纷出台。中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处在比较尴尬的状态,很多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都挣扎在“招生难”的困境中,一边是学生和家长不愿选择职业教育,另一边则是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既“急需”又“急缺”的状态。应该说,在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的关口,职业教育陷入了“应然”重要与“实然”次要的泥潭。

不少职教界人士表示,造成职教尴尬境遇的原因有很多,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现在,国家政策一下子释放了诸多“红利”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打开了大发展的大门,那么,“东”风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了吗?那些多年发展中出现的痼疾顽疾能否很快破解?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山东烟台和威海,在实地调研中探寻大发展来临的关口,职业教育所做的起跑准备,感受职业教育跃跃欲试的全新的起跑姿态。

机制体制的变革让“一潭死水”变成“一盘大棋”

“2017年,我们调研了10多所学校,发现烟台市职业教育存在着诸多累积而成的难解。”烟台市教育局副局长许箕展说。

当时烟台市的公办职业院校并不全归教育部门管理,而是由不同的部门和区政府管理,“多头管理”“条块分割”,造成资源分散、学校的专业设置无法实现统筹,很多学校专业雷同、同质化严重:这个学校有财会专业,那个学校也有,这个学校办了学前教育专业,那个学校也办……

“很多专业设置不是因为需要而是因为学校有相关专业的老师,学校招生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办学,”许箕展说。曾经一度,数控专业特别热门,当时烟台市几乎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有这个专业,都配备了相关的设备,结果现在最多只有三分之一的设备还在运转,三分之二都是闲置的。甚至有一个中职学校开出了23个专业。

再加上,很多学校校长来自行政岗位,使得职业院校的行政化也非常严重,结果造成了“烟台市职业教育的人员流动几乎为零。”许箕展说。

“一潭死水”如何发展?

机制体制的问题不解决,从根本上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此,烟台市从2019年起,将原由市里其他部门代管、区代管、区属的职业院校等全部划归到市教育局直属,人财物实行统管,彻底理顺了职业教育体制机制。

由条款分割到统筹管理,首先改变的是学校专业的设置。“第一件事就是帮助每一所学校进行长远规划,避免重复建设。”许箕展说。

“我们原来是‘小而全’,现在可以做到‘专而精’了。”烟台城乡建设学校校长姜代坤说,现在所有专业设置都围绕着建筑行业,比如,同样都是机电,现在的专业设置可能就会是电梯或者智能楼宇控制等等。

这样的变化当然不仅仅出现在一所学校,烟台市准备用3~5年时间完成所有公办职业院校的专业统筹,每所中职设3~5个专业群、高职设5~8个专业群。

与此同时,还成立了由企业家和职教专家组成的专业设置委员会,不仅对现有专业进行评估,还要对今后新增专业进行指导。

1 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樊未晨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