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勇当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冲锋舟”

2021-10-02 22:10:43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拿到正高级职称证书,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心情非常激动。“香港与深圳毗邻,两地在医疗卫生专业人才领域却是不同的评价体系。”他说,这个证书,为港籍医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获得手术资质、科研教学项目资质等方面提供了便利,打破两地执业壁垒。

今年8月,深圳进一步放宽境外医师到内地执业限制,首次为在深圳工作的37位港籍医生直接认定颁发正高级职称证书。这37张证书,是深圳打破内地职称逐级晋升规则和推动用人单位自主评定职称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理念的现实注脚。

时任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倪勇说,在职称认定方面,深圳更多地授权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来开展自主评定,希望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更好地促进两地创新要素融合,特别是人才流动更加便利化,让香港乃至国际优秀的医疗资源非常便利地到深圳,到大湾区内地城市来。

这是深圳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缩影。实施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项授权事项清单中的重要内容。除卫生专业资格破冰试点外,税务、建筑、规划领域免试跨境执业也已在深圳落地。

在搞活用人机制,促进人才自由流动上,深圳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作用,勇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无人区”。

在前海探索港澳居民工作免办《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实施了24年的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许可制度实现突破;通过合伙联营、项目试点、执业备案等特殊机制安排,率先实现香港税务师、注册建筑师等12类专业人士,仅需执业登记或备案就可直接执业;为外籍高端人才直接签发确认函,为其办理R字人才签证提供便利;设立外国人就业居留事务服务中心,整合“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人工作类居留许可”,提供“一网式、一门式、一窗式”服务……

一项项举措,都旨在解决人才出入境、停居留以及工作生活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让专业人才跨境执业更加便利,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破除国际人才流动壁垒。

城市的竞争力归根结底在于人才的竞争力。深圳从落实用人单位评价、使用、激励等自主权,放宽科研管理限制,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让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通过创新高校、科研机构等编制管理方式,不定行政级别、不核编制,自主给人才定岗定薪等改革,南方科技大学仅用约10年时间就快速集聚一批国际化高水平人才。目前,该校已拥有全职院士23人,教师队伍中90%以上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60%以上具有世界排名前百名大学的工作或学习经历,外籍人员占比近20%,有力支撑了学校办学实力快速提升。

通过取消相关证明材料、推行“材料一次报送”、试行“无纸化申报”、合并财务和技术验收等举措,实现科技项目申报验收材料全面精简,让科研人员在项目申报上少耗费精力;率先试点“包干制”,让科研经费主要花在人才上,对劳务费占比不设上限;建立一般以5年为评价周期的基础研究机构中长期绩效评价制度,推行“里程碑式”评估考核;实施高校稳定支持计划,支持高校自主布局、自由选题……一系列的改革举措,都指向让基础科研人才能专心地、体面地坐10年“暖板凳”。

通过出台《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赋予科研人员享有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最大限度释放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动力。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首创“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综合体,推动科研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转化”,累计孵化企业达1248家、输出各类人才超过13000人,促进人才由科研院所向产业集群流动。

此外,为引进战略科技人才,深圳还构建了“引凤筑巢”机制,通过“一人一方案”,为人才量身定制科学家实验室,致力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多年来,深圳坚持人才管理做“减法”、人才支持做“加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让深圳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人才之城。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湾畔建成的人才公园,展现了这座城市尊才、爱才、敬才的诚意和温度。

新华社深圳10月2日电 题:深圳:勇当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冲锋舟”

新华社记者赵瑞希


1
来源:新华网 作者:赵瑞希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2025“智汇台州”全国高校巡回招聘陕西周活动举行 3000余个岗位赋能制造之都
2025“智汇台州”全国高校巡回招聘陕西周活动举行 3000余个岗位赋能制造之都
杭州2024年常住人口新增10.2万人 萧山等三城区领跑映射格局变化
杭州2024年常住人口新增10.2万人 萧山等三城区领跑映射格局变化
“全球创新城市科技教育人才协同发展评估”项目成果发布 专家建言教育人才科技协同发展
山西省忻州市深耕校地合作与人才“双向奔赴”
山西省忻州市深耕校地合作与人才“双向奔赴”
“2024年青年博士太原行”活动启动: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2024年青年博士太原行”活动启动: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截至2023年底超1.9万名内地高层次专业人才获批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深圳:勇当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冲锋舟”
居住深圳的外籍人士展示推介他们眼中的深圳
第19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24日至25日在深圳举行
长三角地区打破壁垒 构建科研人才“共享模式”
留在家乡正当时 致东北籍广大优秀人才的一封信刷爆了沈阳人的朋友圈
宁夏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00个行业类或企事业“人才小高地”
第二届海南海外人才创新发展论坛:吸引更多海外人才
全国首期高技能人才国情市情研修班:北京高技能人才比例接近30%
2019中国威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大会举行
2019中国威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大会举行
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信阳英才计划最高可给予1亿元资助
贵阳打造人才安居工程:求职学子可享“筑梦驿站”一周免费住宿
江西省开发区条例:探索实行开发区海外高层次人才直聘制度
深圳人才引进(应届毕业生接收)“秒批”服务掌上办
看山东如何形成人才工作合力:整合资源 跑出人才发展加速度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