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为你撑起保护伞

2021-05-07 15:33:47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拐杖探路的盲人,佩戴助听器的听力障碍者,或是穿着义肢的人。

我们会说这个人是残疾人,我们定义这个人为残疾人的依据是TA生理上就可以看出的残疾。

然而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精神层面患有残疾的人,我们并不能从外表判断。

电影《生命如此美好》根据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

讲述了一个男孩生下来就被判定精神残疾(生理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一辈子都不可能与人交流,大家都以为他是像植物一样什么都不懂。而他一直都渴望着能跟其他人说话。

后来他被送到精神病院,医生发现他听得懂并教他怎么表达,用了近三十年时间证明自己拥有心智的故事。

精神残疾

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参与的状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指出:中国精神病患已超1亿。

由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等部门联合召开的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视频会议上获悉,截至2017年底,我国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已达581万。

现在已经是2021年,四年多的时间,这个数字一直在增长。

“你是不是精神病啊?”

这句话经常与伤人、怪异行为等「负面讯息」同时出现,使民众往往以媒体所报导的内容加以想像,进而产生对精神病患者害怕、排斥与歧视的态度。

很多人即使换上了不会伤人的精神疾病,也因为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选择隐瞒病情,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有精神疾病;有的人选择对家人敞开心扉,也可能得不到帮助。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民众对于精神疾病已经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更多的患者开始正式自己的病症并寻求医治。

希望多些人共同为精神疾病“去污名化”努力,减轻患者求医的心理负担。

精神残疾严重程度的分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WHO-DASⅡ)分数和下述的适应行为表现,18岁以下者依据下述的适应行为的表现,把精神残疾划分为四级。

1级

适应行为严重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忽视自己的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不与人交往,无法从事工作,不能学习新事物。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的支持,生活长期、全部需他人监护。

2级

适应行为重度障碍;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与人交往,只与照顾者简单交往,能理解照顾者的简单指令,有一定学习能力。监护下能从事简单劳动。能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偶尔被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

3级

适应行为中度障碍;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可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能独立从事简单劳动,能学习新事物,但学习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差。被动参与社交活动,偶尔能主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部分的支持,即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需求,部分生活需由他人照料。

4级

适应行为轻度障碍;生活上基本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时忽略个人卫生。能与人交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较差,能从事一般的工作,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人稍差;偶尔需要环境提供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那么精神残疾有哪些?

精神残疾的患者怎么康复?

作为患者的家人朋友可以做什么?

本周我们邀请到了刘宏教授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

5月8日20:00-22:00

刘宏教授,免费公益直播讲座《走出病痛,快乐生活》。

本公益直播讲座由深圳市龙华区卫生健康局深圳市龙华区慢性病防治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办,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协办,强强联手,三剑合璧,必出精品!

幸运观众还将获赠:加湿器。

欢迎参加!

(长按上图二维码识别,进入直播间听课)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侵删)

///

图文编辑:花尘、麻雀

海报制作:花尘

///

1
来源:网络 作者:综合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