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5日在深圳的“东北大门”坪山区走访发现,当地每个物业小区、城中村都有一张“防疫地图”,上面标注了所在围合区的基本情况和责任包干信息,且精准到一家一户,令人印象深刻。驻点干部说,这些“防疫地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起到“总指挥”的作用。
刨遍围合区 编出“防疫图”
截至2月25日,深圳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17例,其中坪山区7例,连续16天无新增病例。
走进坪山区金地朗悦小区,唯一的入口处,醒目地张贴着一张“防疫地图”。
记者看到,左上角是整个小区航拍图,每栋楼用红色笔迹标出隔离人员数量、分布楼层;右边写着围合小区名称、小区联系人、包干责任人等信息;下边是小区的动态数据:现居住2113人、未离深161人、离深已返深76人、隔离3人……
“疫情发生后,坪山对全区170个城中村、48个物业小区进行了100%封闭围合。在此基础上,我们按全区233个围合区切块,给每一个围合区做了一张疫情防控图。”坪山区委书记陶永欣说,坪山外来人口多,疫情防控更需从细处着手抓实抓到位。
看似一张小地图,浓缩的却是全区各条战线干部群众的艰辛付出。以社区、网格为单元,坪山区组织“三人小组”逐门逐户开展人员排查,一人一档、详尽登记,截至2月23日已排查215.9万人次。
在鼎盛大厦,“防疫地图”标注得更加细致,有来源地、健康状况、监管责任人随访等具体信息。“可视化的‘防疫图’让我对小区情况了然于心,减少了对疫情的担忧。”居民任女士说。
压实包片人 管好“责任田”
“地图是‘总指挥’,管好‘责任田’才是关键。”坪山区区长李勇说。
围合封闭后,坪山区采取分片包干制,由区主要领导带头,每个区领导挂点1至2个社区,同时指派1名处级干部包片负责1个社区,将街道干部和抽调干部全部下沉,包社、包居(楼)、包户、包人。
记者在马峦街道黄沙坑社区卡口看到,进社区不仅要测温,还要扫码。打开二维码,填写姓名、身份证、手机号申领电子通行证。如果手机页面显示绿色就可通行,黄色待核,红色禁行。
“红色代表隔离观察人员,应立即劝返指定观察点;黄色代表未完成信息核验人员,可临时放行或现场核验。”社区第一书记黄式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