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用品行业发展调查:为老人挑礼物啥时不再难?

2019-12-12 20:01:51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买用的吧,挑到老人适用的款型太难;买吃的吧,又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老年适用’。”临近新年,北京市民周小姐想为家中老人选购一些新年礼物,可要么选不中、要么不敢选的情况让她很是尴尬。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满足老年人对适老产品更加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非常重要。近日,新华社记者在多地采访时发现,当前有不少打着适老、为老、老年专用等旗号的所谓老年食品、用品,存在欺老、坑老等问题。我国老年用品市场活力尚未充分激发,有效供给能力难以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老年用品好用吗?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商品号称为老、适老,实则不然。

一些为老用品质量堪忧、可能伤老。家住长春的李丹为奶奶网购了一款价格近300元的“老人专用”助听器,奶奶佩戴后常称耳朵不舒服。李丹亲自试戴后发现助听器内噪音很大,时不时还会发出明显的“砰砰”声。“要不是我及时发现,还不知道会不会伤着老人。”李丹说。

北京市民李璐也遇到类似问题,她刚为患高血压的父亲购买了一台价格百元的“老人专用”电子血压测量仪,初次使用就发现相同条件下该仪器测量数据竟有巨大差别,且明显有误。

有适老食品用“阴阳标签”、瞒老欺老。记者走访多地超市并检索各大电商平台发现,凡标识“中老年适用”、糖尿病人专用的食品其价格和销量都往往高出同品牌普通产品不少。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此类产品中有不少“阴阳标签”。

在某品牌一款标识为“不加蔗糖中老年豆奶粉”的营养成分表上,记者发现每100克产品中糖含量高达35克,并且产品营养成分表下方还标注“糖尿病患者及肠胃不适者慎用”字样。还有一款打着适老旗号、自诩“低盐”的蛋糕,其营养成分表中“钠”的含量高达每100克481毫克,高于国家“低盐”标准4倍。

南昌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他特地为高血糖的父亲购买了一盒在网页广告中号称不添蔗糖的“糖尿病人定制款”食品,买来后发现盒身标明的食品详细配料中还是含有多种糖类,光食品添加剂就有30多种。“这要是老人不慎吃伤了身体,我们做儿女的得多自责啊。”

有保健类骗术仍在发生,诈老害老。长春市民萧红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母亲在某“健康公益讲堂”上被洗脑,迷信一款“老年人理疗仪”并花数万元购买。萧女士向记者反映:“钱倒是其次,母亲至今迷信该仪器,生病拒绝就医,太害人了。”

1 2
来源:新华网 作者:赵丹丹 郭杰文 吴文诩 田晓航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