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等部门联合揭露涉老诈骗套路:以“高端养老”诱惑涉案动辄上亿元

2019-12-04 11:36:29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民政部3日联合中国银保监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发布四项风险提示,揭露涉老诈骗四大套路,推动老年人防诈骗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又被“高额回报”骗了钱?又因“保健品”上了当?近年来,涉老诈骗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

以“高端养老”诱惑,涉案动辄上亿元

级别最高的翡翠会员消费满25600元,每天返现130元,最终返利高达64320元,办理多张会员卡还赠送蚕丝被、足灸桶等礼品,高级会员还能享受免费旅游服务。

这些看起来回报丰厚、由“老妈乐”公司提供的“消费养老”服务,实际上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先后有北京、江苏、河南、河北、山西、福建、吉林等多地老人受骗,涉及金额上亿元。

类似的涉老诈骗案件并不少见。一家名为“天地自然健康养老公司”的企业自2015年起招募了几千名老年会员,承诺会员交费后不仅可在养生庄园吃饭、购物、就医、参加旅行团,每年还可以拿到6%至14%的返利,打折之后单日最低房费和餐费仅为67元和12元。

然而,2018年4月,该公司负责人外逃,账面资产也所剩无几。经调查,这家所谓“高端养老企业”既无土地手续也无养老资质,完全就是个骗子公司,涉案金额超过3亿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综合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及诈骗案件频发,形式也花样翻新,包括以提供“养老服务”名义收取会员费、床位费;以投资“养老项目”、销售“老年产品”名义吸收资金;以房养老“套路贷”诈骗等。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新表示,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在养老压力下,广大老年人对现有资产“保本升值”的需求也逐渐提升,这给了诈骗团伙以可乘之机。“涉老诈骗案件中,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犯罪占很大比例,所以老年人常会有自发性的集体维权行动,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社会不稳定。”王新说。

四项风险精准揭露诈骗套路,风险自担提醒老人和家属加强防范

针对当前一些养老机构、企业以养老服务名义非法集资、欺诈销售“保健品”等情形,民政部等多部门近年来采取多项措施防范打击。

为深入揭露涉老诈骗真相,民政部联合中国银保监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3日专门发布4项风险提示:

——高额返利无法实现。所谓“返利”其实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多数养老服务机构、企业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正当服务实体和收益,资金运转难以持续维系,潜在风险很大。专家指出,“高回报”往往就是高风险的信号。

——资金安全无法保障。“会员卡”“预付卡”等形式的预付资金由发起机构控制,未实施有效监管,存在转移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2018年5月,养老产品“爱福家”资金链断裂,公司负责人外逃,该公司非法吸纳数万名中老年群众资金过百亿元。

——健康需求无法满足。不少“保健品”采用偷换概念的手法,与合法注册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混同,骗取消费者信任,但所声称的保健功能未经科学评价和审批,往往无效甚至贻误病情。

——运营模式存在违法风险。一些“养老公寓”“养老山庄”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目的,而是以免费旅游、赠送实物、养生讲座等欺骗、诱导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李爱君表示,民政部等部门此次发布的风险提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非法集资等诈骗手段的常见形式和主要手段都进行了具体说明,对提高老年人风险意识、加强投资理性有积极意义。

李爱君认为,此次提示特别强调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要自担,应引起老年人和家属的高度警惕。

1 2
来源:新华网 作者:罗争光 孙少龙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珠海和澳门警方联合侦破“练功券”系列诈骗案
珠海市香洲区两名青年帮电信诈骗团伙维护设备被判刑
上海一男子租多辆豪车再抵押 骗得20余辆诈骗450万落网
上海一男子租多辆豪车再抵押 骗得20余辆诈骗450万落网
校园“表白墙”乱象频生 缘何成“诈骗墙”
深圳龙岗警方打掉“成功学大师”涉嫌传销式诈骗 中小企业主受骗不自知
网络表白墙变诈骗墙 小伙冒充高富帅诈骗苏州一女大学生
号称营收500亿元的“成功学大师”啥来头
民政部等部门联合揭露涉老诈骗套路:以“高端养老”诱惑涉案动辄上亿元
民政部等三部门提醒:涉老诈骗这4种伎俩要提防
媒体评论:高仿APP浑水摸鱼或成造假行骗的“升级款”
广州海珠警方打掉诈骗团伙 媒体:莫让出租二维码 沦为“洗钱”工具
沈阳:谎称办理机动车“靓号”实施诈骗 收到22万汇款人不见了
慈溪男子心急想开天猫商城店 找人代办被骗14万余元
微盘诈骗卷土重来:“成功人士”教投资让你20天20万变1万
合肥警方提示:谨防“信用卡提额”名义实施的新型诈骗
跨省网恋诈骗团伙落网:“宝藏女孩”其实是“抠脚大汉”
跨省网恋诈骗团伙落网:“宝藏女孩”其实是“抠脚大汉”
合肥警方破获“衣托”诈骗案 涉案金额从几百元至万余元不等
APP声称“走路就能赚钱” 媒体评论:骗子换了新装
军人成为婚恋骗子首选冒充对象 冒牌“兵哥”诈骗多名女子百万元
106名“白富美”提供邮币卡发财良机?一轮轮骗取客户资金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