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智慧环卫高峰论坛26日在广西柳州市开幕。全国各地环卫、智能领域专家和企业家齐聚一堂,推动垃圾分类与利用技术革命。
近年来,中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开展“智能+环卫”研发应用,解决垃圾分类和利用中的难题,提高垃圾综合利用率。本届论坛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主办,以“智能+环卫”为主题,聚焦垃圾分类与利用技术。
图为部分参展智能化环卫设备。 林馨 摄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会长徐文龙致辞时表示,垃圾分类落地的关键是形成分类利用与处理系统,并加强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环节的有机衔接。其中,通过智慧环卫手段将产业链条衔接起来最为关键。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垃圾分类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今年7月,苏州太仓市智能垃圾分类项目上线,通过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将民众回收垃圾情况拍照、打分,民众通过小程序查看每日分类反馈,并预约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上门收取。
但智慧+环卫也面临系列问题。中环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桦指出,标准化、规范化、碎片化等因素制约智慧环卫的发展。项目的碎片化、数据碎片化导致整个机械化的效率降低。据不完全统计,整个环卫企业的信息化效率大概是40左右。此外,一线环卫作业人员老龄化,很难进行智能设备运用。
图为部分参展智能化环卫设备。 林馨 摄
徐文龙希望通过此次论坛着力解决行业中的实际问题,克难关键的难点技术。比如精准的传感器、有价值的数据模型等问题,真正实现互联网、物联网的技术在环卫行业的转化应用。
据悉,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中新网柳州11月26日电 (林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