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警方打掉诈骗团伙 媒体:莫让出租二维码 沦为“洗钱”工具

2019-11-22 10:36:03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只要提供个人支付账户的收款二维码,每天就可以获得200元的“兼职”报酬?当心,这是罪犯的陷阱!近日,广州海珠警方打掉一个以招聘兼职为幌子,利用个人收款二维码为电信网络诈骗“洗钱”的团伙,团伙成员中很多都是年轻人,甚至是在校学生。(11月21日《广州日报》)

如今,用扫二维码替代传统的收款方式,已成了公众不可或缺的首选。二维码收款的便捷功能,让一些不法之徒嗅到了其中的“洗钱”商机。不少骗子以给付一定报酬的许诺,打着招聘网络平台“兼职者”的幌子,诱使他人出租个人二维码,然后在出租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出租者二维码中的支付账户提供给被诈骗事主扫码转账,帮助自己完成“洗钱”。对此,二维码出租者必须擦亮眼睛,否则就可能让自己成为“洗钱”的帮凶,而被追究法律责任。

个人出租的二维码沦为骗子的“洗钱”工具,虽然直接缘于骗子的演技太出色而让出租者不明就里,但最关键的恐怕还是监管乏力。当前,我国对二维码的监管基本还是一片空白,生成的二维码既没有办法溯源,也没有管理机构提供认证。由于二维码是一种用肉眼无法识别的信息技术,出租者一般很难对出租后的二维码是否用于正当方面进行准确判断,当出租者不能准确判定二维码出租后的正当用途时,不让二维码沦为骗子的“洗钱”工具,唯有监管发力才是上策。

良法乃善治之前提,对二维码的有效监管,首先有赖于完善的监管办法。针对当前二维码没有监管规范的实际情况,相关职能部门应秉承法治思维,借鉴《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及时出台二维码监管办法,让二维码的使用和监管有章可循。

同时也应看到,骗子之所以敢于肆无忌惮地把租来的二维码用于“洗钱”,缘于目前的二维码信息不能追溯源头,客观上其没有了“可能被逮个现形”的后顾之忧。对此,应切实建立二维码基础信息系统,把所有二维码数据统一存放在中心数据库,以此形成完善的责任追溯机制和预警系统。如此才能顺藤摸瓜揪住骗子的“狐狸尾巴”,倒逼其在无所遁形的监管威慑下打消歪念。

此外,扎紧发布审核的篱笆,也是不让出租后的二维码沦为“洗钱”工具的必然要求。骗子利用租来的二维码实施“洗钱”的行为之所以能轻易得逞,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咎于二维码的发布审核把关不严,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二维码使用没有必要约束。相关职能部门应以守土有责的担当,尽快建立起二维码强制备案制度,确保二维码的使用不游离于监管的门槛外。做到这一步,监管才能真正实至名归地长出“钢牙利齿”,迫使那些利用租来的二维码实施“洗钱”行为的骗子,面对“道高一丈”的监管不敢越雷池。

当然,二维码出租者时刻绷紧风险意识防线,也是防止二维码沦为“洗钱”工具的有效选项。出租二维码虽然能挣得一定报酬,但“福兮祸所伏”,出租者应认识到租借者背后不可告人的目的。特别是面对骗子“出租二维码可轻松挣钱”的许诺,更应保持“天上不会掉馅饼”的警惕。出租者只有保持高度警觉,骗子利用租借的二维码实施“洗钱”的企图才不会得逞。须知,“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始终是防范诈骗伎俩的有效手段之一。

1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智全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珠海和澳门警方联合侦破“练功券”系列诈骗案
珠海市香洲区两名青年帮电信诈骗团伙维护设备被判刑
上海一男子租多辆豪车再抵押 骗得20余辆诈骗450万落网
上海一男子租多辆豪车再抵押 骗得20余辆诈骗450万落网
校园“表白墙”乱象频生 缘何成“诈骗墙”
深圳龙岗警方打掉“成功学大师”涉嫌传销式诈骗 中小企业主受骗不自知
网络表白墙变诈骗墙 小伙冒充高富帅诈骗苏州一女大学生
号称营收500亿元的“成功学大师”啥来头
民政部等部门联合揭露涉老诈骗套路:以“高端养老”诱惑涉案动辄上亿元
民政部等三部门提醒:涉老诈骗这4种伎俩要提防
媒体评论:高仿APP浑水摸鱼或成造假行骗的“升级款”
广州海珠警方打掉诈骗团伙 媒体:莫让出租二维码 沦为“洗钱”工具
沈阳:谎称办理机动车“靓号”实施诈骗 收到22万汇款人不见了
慈溪男子心急想开天猫商城店 找人代办被骗14万余元
微盘诈骗卷土重来:“成功人士”教投资让你20天20万变1万
合肥警方提示:谨防“信用卡提额”名义实施的新型诈骗
跨省网恋诈骗团伙落网:“宝藏女孩”其实是“抠脚大汉”
跨省网恋诈骗团伙落网:“宝藏女孩”其实是“抠脚大汉”
合肥警方破获“衣托”诈骗案 涉案金额从几百元至万余元不等
APP声称“走路就能赚钱” 媒体评论:骗子换了新装
军人成为婚恋骗子首选冒充对象 冒牌“兵哥”诈骗多名女子百万元
106名“白富美”提供邮币卡发财良机?一轮轮骗取客户资金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