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大为光火
报警都好几次了
老妈疯狂地买保健品,子女们怎么看?
“阻止得了吗?因为她买保健品的事儿,我报警都报了好几次了。”一提起买保健品的事儿,梁奶奶的儿子气就不打一处来。“不知道上了多少次保健品的当了,不长记性啊。”梁奶奶的儿子说。
她的儿子说,前两年梁奶奶买了一种保健品,花了三四万。没多久警察就找来说,那个保健品牌涉嫌欺诈被抓了,让梁奶奶登记信息,可老人说什么都不信。
“我妈妈以前是老师,很享受被人捧的感觉,而且耳根子软,心眼好。那些保健品推销员,叫上她几声老师,再到她面前哭诉几句:‘工作不容易,产品卖不出就要被开除了。’我妈马上就下单了。”
说起现在市面上这些保健品推销,梁奶奶儿子大为光火。
“一天能给老人打二三十通推销电话,隔三差五上门来,真是太过分了。”他说,甚至有推销员给老人洗脑,让老人不要听儿女的话。“他们这哪是推销啊,简直就是骗钱。希望有关部门能好好管管。”
梁奶奶喃喃自语
我真的过分了
“我过分了,我真的过分了。”采访中,每每提到买保健品花的钱,梁奶奶就不停地喃喃自语。
采访期间,梁奶奶的手机响了五六次,一接起来,全是推销保健品的。
“我不买了,我真的没钱买了,我的退休金就这么点,你们就不要给我打电话了。”梁奶奶不停回绝。
不过,电话那头传来两天要搞促销的消息,奶奶脸上还是飘过一丝兴奋,但总算有进步了,因为懂得回绝了。
“我知道错了,现在改还来得及吧?等明年把欠的货款还清了,我就不再乱买保健品了。”
连马桶都上门推销
无独有偶,昨天上午,杭州秦先生也特地联络钱江晚报:“我父母也深受其害,至少已经被保健品坑了150万元。”
秦先生的父亲今年90多岁,母亲许奶奶也有80多岁了。五六年前,两位老人经常会去参加一些体检、旅游,渐渐的,老人房间里的保健品开始多了起来,就连他们自己都觉得吃不完了,便跟小辈们说:“你们拿点去吃吃吧。”
“我儿子觉得有点不对劲,拿了其中一瓶问了爷爷奶奶价格,这一盒2000元,那一盒5000元……我儿子对着瓶身上的标签上网一查,同样一盒保健品市场价格才100元。”其实还不止保健品,这几年来,他父母从吃的到用的,各种各样的数都数不清,比如床垫、马桶,家里的水龙头都换了,林林总总为这些东西父母付款200多万元,有些推销员上门后赶都赶不走,最后报警,警察上门才解决问题,“对这块的监管,真的希望社会各方都能重视起来。”
秦先生气愤地说:“我知道受害的不止我父母,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老人正在上当。”但是,投诉并不见效。
除了秦先生,还有不少网友吐槽——
“我朋友妈妈吃保健品把自己吃进医院了,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害人不浅啊。”
“想不通老人为什么买保健品会走火入魔?!”
“我觉得子女还是该多陪陪父母。”
“多关心老人,看看老人真正需要什么。”
“都是被业务员洗脑了。”本报记者 谢春晖 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