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经济强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9-10-27 22:05:42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如何让绿地的功用最大化?福田创造性地打开封闭绿化带,将其建成亲民公园,打造出福荣都市绿道公园带这一经典案例,开创了高品质绿道公园带建设的先河,为深圳公园建设提供了全新思路。

如何让人们在闲暇时能顺畅地在绿色中散步、锻炼,而不会被车水马龙阻隔?通过精细的设计和优化,福田着力打造深圳版的“翡翠项链”,即全面打通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公园绿道之间的隔断,连接“公园—水系—森林”三大体系,兼顾“生态—游憩—社会文化”三大功能,如今已拥有长达50公里的环城绿道。

如何最大限度地增加绿地面积?福田创新性地将目光投向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打造了一大批“空中绿洲”,在高度建成的城市空间中,既扩大了绿化面积,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也营造和改善了城区的生态环境。2019年,福田集中绿化、美化环平安金融中心周边105栋楼宇的9.1万平方米屋顶面积,圆满解决了居民反映的79栋建筑楼顶漏水、隔热效果差等问题,实现了居民满意度和城市立体绿化双提升,得到市民广泛认可。

如今,漫步在福田区,不仅“500米见园”“300米见绿”,还能“抬头见绿”“俯瞰见景”,可谓实现了城区绿色福利的最大化。

3.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

走进深圳中心公园,清澈的河流从园中穿过,岸边青葱的树木掩映成荫。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水体黑臭、淤泥堆积,一度让人避之不及。

河流的变化是福田区水治理工作的一处缩影。近年来,当地政府“铁腕治水”,先后出台《福田区黑臭水体治理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实施“治水十策”“十大行动”,整治39个沿河排污口,创建正本清源达标小区2114个,从源头实现雨污分流,力求标本兼治,全面提升水环境。2018年,福田区全面实现河流消黑除臭。

今年是福田区的“水污染治理决战年”。从3月25日开始,该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清洁护河百日大行动”,推动治水从工程治理为主转向精细管理提效,从专业队伍治理转向全民参与管理,实现河湖管理全覆盖,为探索治水源头长效管控提供了经验样本。

在福田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治水提质不但标志着当地进入了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阶段,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更是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

以人民为中心,以美丽家园为蓝图,福田区将生态文明建设做成了“精细活”:成立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将全区承担的九大工程40项工作任务分解细化,确保打好“蓝天保卫战”;率先开展公园草地土壤环境质量筛查,在大型公园布设公园草地监测点位13个,努力打好“净土保卫战”;在18条主干道两侧规模化种植四季开花植物,让300万平方米的大范围内处处有花香;率先在深圳开展“最美阳台”活动并连续举办六届,调动10万户居民在阳台广泛种植簕杜鹃、软枝黄蝉等观赏花卉,注重阳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互补,营造出亮丽的“凌空风景线”……

“我们希望在喧嚣的大都市中也能让人们体会到‘绿水林边绕’的惬意,感受到‘绿树村边合’的闲趣,联想到‘青草池塘处处蛙’的诗意。”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黄伟表示。

(本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

1 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严圣禾 党文婷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