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应用前景好 生物黑客自行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2019-10-23 13:07:22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必备环节的操作要求个人无法做到

“基因编辑工具盒主要有两个成分,第一个是可以切断双链DNA,也就是基因的化学载体的蛋白质酶分子Cas9,第二个是用来引导Cas9在DNA上准确切割位点的一段sgRNA序列。”姜韬说。

我国数个生物技术公司已在出售其仿制品。“这个试剂盒相对便宜,一次基因改造操作消耗这个试剂盒的成本在100元上下,具有大学本科生物学或医学背景训练的人基本可以操作。”姜韬表示。

但扎伊纳直接往自己身上注射基因组编辑试剂盒成分的DIY做法缺乏基本的科学规范性。姜韬认为,这是乱来,当然也基本不可能带来什么有效的基因编辑结果,倒是有创口发炎的风险,完全不是科学的做法。

姜韬介绍,规范的基因编辑,即使是最简单的对细胞系的改造,还需要设计并合成sgRNA、细胞培养、细胞转化、变异体筛选和鉴定等过程;如果是对植物做基因编辑,还要加上再生植株、自交等操作过程;如果是基因编辑动物,就更加复杂,还需要体外操作受精卵,并移植到代孕母体的子宫,以确保正常发育成新个体。除了规范使用试剂盒之外,还有很多必备环节的操作条件和更复杂的细胞操作技术,根本不是个人能够做到的。

法案指出,由于CRISPR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公共消费领域,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确保这些产品的安全。因此,消费者应该知晓,任何与CRISPR相关的基因治疗产品都不适合自我使用。

基因编辑监管并不是一片空白

基因编辑技术最初的目的,是对付其他手段难以见效的疾病,比如地中海贫血基因变异导致的地中海贫血。其初心是治病,不是改造人,所以必须遵守科研规则,守住伦理底线。

从学术角度上看,目前基因编辑的干预方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针对人类目前无法使用正常医疗手段治疗的先天基因缺陷导致的疾病,通过基因编辑手段,更改调整人类基因,达到治疗目的,在这一研究方向上目前不存在明显争议。另一种就是预防性基因编辑,通过对胚胎进行基因编辑,消除未来患病的可能。这种研究方向目前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主要争议在于这种医疗方法的论证不充分,在与药物手段对比、必要性论证以及可遗传性改变合理性论证等方面,还有待于不断补充和完善论证证据。”姜韬介绍。

“其实,基因编辑并没有监管空白,科学共同体对基因编辑的研究行为受到同行间的相互提醒、规范和监督。”姜韬表示。

1 2 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马爱平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