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数千名北京“号贩子”被系统关注,相关法规应完善
专家表示,新型线上“号贩子”用非常手段抢号并炒高价格,破坏医疗公平,必须加大打击力度。
记者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近年来,北京通过在医院设置“人脸识别”等方式,加强对“号贩子”的甄别和监控。截至目前,已有数千名“号贩子”被系统关注。同时,“京医通”挂号平台和多家知名医院已采用多种网络技术手段防范“号贩子”抢号行为。
专家建议,卫生管理部门、医疗机构、挂号平台开发运营方等应通过后台流量监测、实名认证核验等方式改进技术监测手段。同时,切实深入推进分级诊疗,让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得到合理分配。
北京勇者律师事务所主任易胜华表示,“号贩子”抢占、倒卖号源的行为长期处于灰色地带,在涉足网络前多以行政处罚为主,只有存在寻衅滋事等情况才能进行刑事处罚。建议在未来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条例,严惩各类医疗“号贩子”。(参与采写:夏子麟、侠克)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题:“3秒一刷”在医院官方平台抢票,“号贩子”转战网络如此猖獗!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熊琳、林苗苗、张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