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树名木,黄山风景区建立了重点“技术监测、日常守护、专家咨询、应急应对”综合保护体系。该景区对迎客松实行专人全天候守护,30多年来,19位守松人接力特护。
第19任守松人胡晓春,每日观察气温、湿度、风力等,记录迎客松枝丫、冠顶、冠幅的细微变化,检查支撑架、拉索、防雷设施情况,并一一记录在册,19任守松人共计留存200多本《迎客松保护日记》。
2013年底开始,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黑虎松”成为第二株享受24小时专门特级护理的古松。
通过对古树名木“一树一策”的保护,迎客松延年益寿,黑虎松等一些高龄的古树再现了往日的生机。
黄山日出,光芒万丈。方立华 摄
据了解,黄山风景区还大力推进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现代化体系建设,连续保持了39年无森林火灾。
2018年7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第30届国际协调理事会议,全票通过中国黄山正式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中国第34个、安徽省首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黄山风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黄山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黄山成为万物生灵繁衍生息的天堂。
中新社黄山10月2日电 题:安徽黄山成“生态氧吧” “高颜值”有高招
作者 刘浩 方立华 葛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