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间,富贵鸟发布公告称,重整计划草案遭法院驳回并被宣告破产。同日,公司在香港的上市地位正式被取消,这预示着一代“鞋王”走到了命运的终点。
记者发现,富贵鸟的倒下并非个例,曾经上榜过中国“鞋王”的百丽、达芙妮,近几年都在步步倒退,在寒冬里苦苦煎熬。
有业界人士指出,“鞋王”相继折戟,折射出国内传统鞋业的现状,辉煌一时的中国鞋业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相继折戟
富贵鸟创始人林和平肯定没有想到,从上市到破产,只用了短短6年的时间。
创立于1991年的富贵鸟的确迎来过高光时刻——从2011年到2013年,富贵鸟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是一路攀升。同时,各项荣誉也接踵而至:“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中国真皮鞋王”“福建省名牌产品”……
2013年,富贵鸟赴香港上市。这时的富贵鸟已经拥有包括男女皮鞋、休闲鞋、皮具和服装等多条产品线,员工近万人、全国门店3000家,北京市值最高达百亿港元。然而,上市仅两年后,从2015年开始,富贵鸟的净利润就一路下滑,到2017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变成了半年亏损1088.73万元。2016年8月31日,富贵鸟正式宣布停牌。而这一停就是三年,等来的是退市破产的结局。
富贵鸟的破产,让业界发出阵阵惋惜之声。不过,记者发现,富贵鸟其实是整个国内鞋业品牌面临转型升级挑战的一个缩影,或者说是,之前没多少人关注到的鞋业寒冬状况,这一次被富贵鸟事件彻底曝光在大众面前。
有资料显示,百丽、达芙妮、富贵鸟这三个曾经在2012年占据国内鞋业市场份额前三的品牌相继倒下。
“达芙妮2011年以后一直下滑,如今已经到了巨亏的窘境。”前不久,业内传出消息,达芙妮未来不排除控股权转让或退市,以减少更多非经营性支出。
而曾经喊出“凡是女人路过的地方,都要有百丽”口号的百丽国际也没有摆脱厄运,这个曾经风光无比的品牌,在12年前登陆香港交易所时,曾创下当年发行市值510亿港元,可到了2017年7月,迎来的却是以531亿港元的估值退市。
除此三家之外,记者调查发现,德尔惠停产、喜得龙破产、莱尔斯丹连续两年关店百家……众多曾经知名的鞋业品牌纷纷败走国内市场,业绩一泻千里,繁华消尽。
一时间,业界可谓是唉声连连,甚至有人叹息:“走路的鞋,居然寸步难行。”
败在何处
曾经如此鼎盛的鞋业市场,为何一夜之间跌至冰点?
“富贵鸟最大的败招在于对电商的不屑一顾。”有业内人士分析,富贵鸟上市之后,面对电商给传统经营模式带来的强烈冲击时,没有主动求变,反而选择背道而驰。在一次采访中,创始人林和平就曾表示,“公司对微商分销平台的成长更加乐观。”可是,微商模式难以承载一家上市企业的销量,这无疑给富贵鸟的经营重重一击。
不过,也有知情人士透露,真正让富贵鸟深陷危机还不是经营思路出错,而是盲目入局金融投资领域,导致资金链断裂。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到2017年三年时间里,富贵鸟旗下发展了10家包括矿业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在内的投资类企业。不管是经营方向偏差,还是入局金融的失误,富贵鸟总之是走错了,“一步错,步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