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门票降价已是大势所趋。随着景区门票价格的下降,长期支撑景区收入的主力——景区门票收入随之减少,使得一些景区出现大力发展景区内商业、扩展景区二次消费以增加收入的做法,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景区管理方希望景区内商业越多越好;旅游者希望景区内的商业越少越好。
一方面,景区商业少影响景区收入,而多数景区或是社会投资、当地政府投资的新建、新扩建景区,或是需要每年大量维护资金的传统景区,均需要稳定的收入才能支撑其生存。另一方面,景区内商业多影响旅游者的观光、游览、休闲舒适度。景区内商业太多,会使旅游者不愿意游览并降低复游率。第三方面,景区旅游商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早已成为痼疾,景区开发创意产品是大势所趋。但由于景区的人流数量限制,景区回头客少,在景区购物出现问题难以解决,景区旅游商品价高质次的观念已在旅游者心中根深蒂固等原因,景区现已投入巨资开发的旅游创意产品在景区内的销售普遍不理想。
既要让旅游者满意,又要增加景区商业收入,最根本的办法是将大多数景区改为无门票的、开放的旅游区。这一模式在国外已经很普遍,在国内,杭州西湖也早已获得成功,但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景区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向无门票开放式旅游区的转型。当下,既要景区大幅度增加收入,又要让旅游者在景区内感到舒适,最可行办法是:创意进景区,创意产品走出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