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3岁老人的幸福人生:从“逃荒矿工”到“马拉松拓荒者”

2019-09-21 23:19:52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1984年,张亮友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7届世界老年锦标赛,并获得团体第三名,“中国人也能在国际比赛上拿牌!”张亮友说到这里十分得意。

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张亮友担任火炬手,跑了三四十公里,把火炬从淮南传到了蚌埠。

2008年,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81岁的张亮友,经过一个月的考试、测验,取得了作为奥运会火炬手的资格。当火炬手前一晚,张亮友兴奋到半夜都睡不着,第二天早晨7点半集合,“我5点就起来把衣服穿好,系好鞋带,早早去等着。”张亮友说,他觉得自己那一天无比骄傲。

随着中国马拉松赛事日益发展,张亮友因参赛或被邀请,在厦门、上海、郑州等全国多个城市留下了足迹。而全民健身,也成为中国人的共识。

从“一人茅草屋”到“四世同堂乐”

张亮友不仅一直“跑”到了今天,还带动老伴尚殿娥和他一起跑。每个不下雨的清晨,张亮友都会和老伴尚殿娥一起走出家门开始晨练。

曾经由于身体不好才开始锻炼的尚殿娥,渐渐爱上了跑步,并参加了女子长跑比赛和马拉松比赛。退休后,他们喜欢到各地去参加马拉松比赛和活动。“退休金都用来买车票了,但只要站在赛场上,就有劲、就高兴。”尚殿娥说。

2014年的郑开国际马拉松赛,是张亮友和尚殿娥的马拉松告别赛,他们在这里完成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全马。主办方根据情况,让他们从早上5点提前开始跑。7小时57分03秒,是张亮友最后一场马拉松的成绩。

一路“跑”来,张亮友从跑步爱好者,成为奥运火炬手;从“马拉松拓荒者”,变成“马拉松热”的见证者;从孤身一人,到现在四世同堂儿孙绕膝;从一间十平方米的平房,到住上了孩子给他买的120多平方米的楼房……

张亮友坦言,70年前的自己从未想过现在能够拥有这样的生活。

“以前在美国比赛时,看到小汽车特别激动,现在看看中国的路上,到处都是小汽车;以前没几个人买得起手表,现在手机已经普及;以前不少人都是文盲,现在有的家庭能出好几个大学生,我的重孙女还是从英国留学回国工作……”张亮友一口气说出了好多变化。

“这70年,真的不敢想,变化太大了!”一生执着于跑步的张亮友,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在国家发展的“快车道”上跑出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路。新华社合肥9月21日电(记者周畅)

1 2
来源:新华网 作者:周畅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