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东北林区家庭的“新生活”:不仅生态美了,生活环境也大变样

2019-09-12 10:33:43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花甲之年的林业退休工人刘养顺,创业、入党样样不落。

9月初,小兴安岭林区郁郁葱葱。阳光洒在“养顺农家院”的牌子上,亮堂堂。

“中午还有10多桌客人呢,我得忙起来了。”刘养顺说。

生活“丰”

房檐下的玉米和干辣椒透出农家味道,几只小鸟在屋前翻飞。

热气腾腾的厨房里,刘养顺和老伴正紧着炒菜,儿子儿媳忙前忙后、端菜送水。小院里坐满游客,几张桌上,炖小鸡、烀大鹅、贴饼子,还有叫不上名的山野菜,满满当当。

这热闹的一景,发生在小兴安岭腹地、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溪水经营所。

做了大半辈子林业工人的刘养顺,咋也没想到会办起农家院,成了“生意人”。

“退休了就一直琢磨干点啥,不能总闲着。”他说。

在林区政策支持下,2016年养顺农家院营业了。好山好水好生态,还有地道的农家菜,当年就吸引不少游客。2018年更接待1万余人、纯收入约12万元。

“收入是过去好几倍。”想到这儿,刘养顺身上铆了劲、脸上多了笑。

今年农家院从最初能摆9张餐桌扩大到15桌,而且集美食、住宿、旅游于一体。

养顺农家院是林区人创业奔富的缩影。

溪水经营所副所长全宏镇说,全所大部分林业职工投身创业,劲头十足。2016年全所农家乐仅1家,现在农家乐和民宿34家,溪水经营所产值3年翻了两番。

2018年,伊春这个人口110多万的小城,接待游客高达1584万人次。

家乡“美”

良好生态让林区人自豪。“很多游客都慕名而来。”刘养顺说。

作为我国开发最早的重点国有林区,伊春为国家提供木材2.7亿立方米,占全国国有林区的1/5。但因过度索取,最严重时几乎无林可采。

刘养顺年轻时曾是伐木大军的一员,他一人每天就能砍几十棵树。

2013年底,伊春在国内率先启动国有林区全面停伐天然林。

近年来,伊春森林蓄积量年均净增1000万立方米以上,相当于装满20万个标准火车皮,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伊春市林草局调研员付鹏说,目前伊春拥有400万公顷浩瀚森林、40万公顷湿地、700多条河流,森林每立方厘米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可高达20000个以上。

不仅生态美了,生活环境也大变样。

1 2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凤双 王春雨 强勇 王松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