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人员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专家在国家层面进行立法

2019-09-10 23:20:05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国内家政从业人员问题频发,于是,很多人有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想法。近年来,随着收入的提高,高端保姆或者会外语的家政人员开始走俏,也因此催生了不少外籍保姆市场的“黑中介”。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近日曝光称,那些花费数万元请来的高端外籍保姆,可能是“黑工”,一些劳务中介将非法滞留在我国的外籍保姆介绍给有需求的家庭,从中收取高额中介费,导致乱象丛生。

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工作,应当按照规定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聘用未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

不仔细核查所招人员的身份信息,直接导致雇主安全难以得到保证;一些中介机构更是知法犯法,通过介绍非法滞留在我国的外籍保姆来赚取高额费用……刘俊海指出,家政服务行业中出现的问题,家政公司与中介机构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有的甚至是知法犯法,这些都需要加以规范。

不签合同也没社保

频发的“问题保姆”事件把雇主的权益放在了聚光灯下,但与此同时,家政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的专业素质较低、合法权益缺乏保障、尚未充分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等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有关规定,我国现行的标准工时制度是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然而,超时劳动现象屡见不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苏号朋指出,由于注册成本低、手续简单等原因,使得家政行业准入门槛变得很低,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大量商家涌入,直接导致家政服务公司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家政从业人员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在北京做小时工的李秀告诉记者,他们有一个微信群,公司会在微信群里发布工作信息,谁想去就联系。一般这种工作都是三五天不等,工资按天结,不过公司会收取中介费。

“从来没有签过合同,更别提社保。干几年我就准备回老家了。”李秀说。

刘俊海指出,家政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有些雇主对家政从业人员的信任和包容不够,要求苛刻;家政公司的作用更多还停留在信息中介上,管理不到位;行业协会还未形成较为科学的运行机制,监管部门的监管和行政指导也不到位。

为解决家政服务业存在的问题,《意见》提出10方面重点任务,包括:采取综合支持措施,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完善公共服务政策,改善家政服务人员从业环境;加强平台建设,健全家政服务领域信用体系等等。

1 2 3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蒲晓磊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