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大学选专业面子重要还是里子重要

2019-09-01 21:01:23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在这些学生身上,我们看到了非常成熟的大学选择观念:专业优先,其次再考虑学校。学校代表的是“面子”,但是专业却是自己的“里子”,在别人的评价和自己的需要面前,他们选择的是自己的喜爱,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选择了自己未来的职业。一般来说,喜欢和擅长是成功职业的两大基础。

与这8名学生早早确立自己的专业方向不同,不少人在上了大学甚至工作之后还在不断寻找着自己到底擅长什么、喜欢什么。这让我想到另一位比较传奇的学生,他叫刘立早,重庆人,是清华大学建筑系2003级本科生。1998年,第一次参加高考,他被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录取,2002年获得学士学位后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化学反应工程专业,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2003年3月,他从清华大学申请退学。同年6月,第二次参加高考,他被清华大学建筑系录取。

下面是重庆日报记者和刘立早的一段对话:

记者:你花了5年时间,才寻找到自己最喜爱的专业,是不是很浪费?

刘立早:那5年并未被浪费。浙大4年,我学会了调整和管理自己,还开拓了视野。4年中,有许多事件和机会,一次次触动我思考:有很多人,一生都在做自己不愿做或者不适合做的事,但他们一直没有找到或者没有勇气去找,我很庆幸我只用了5年时间就找到了,这很值得!

记者:你当时退出清华“直博生”,给清华带来什么影响?

刘立早:现在许多学生对清华、北大等名校有盲目崇拜心理,但有的学生进校后才发现,所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所以退学重考的,在清华并不少见。但像我这样退了“直博生”重考清华的,却很少,所以引起了清华大学校长的关注。

记者:有了这次经历,你想对你的师弟师妹们说什么吗?

刘立早:填志愿应该填报你最喜欢、最了解的专业。你应该了解,你最喜欢的专业,哪所学校最强,这个专业在世界上目前的情况以及将来的发展等。我非常希望学校给高三学生开设一门了解专业和大学的专门课程。我还想对师弟师妹们说,应该敢于说“不”。

记者:有没有想过可能考不进清华建筑系?

刘立早:考虑过。也做好了准备,我的第二志愿就是填报的重庆大学建筑系。

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到学习中,而且还要了解自己,主要是自己的能力:兴趣(喜好)、价值观(要什么)、能力(所擅长和不擅长)、性格等等。此外,还需要对大学的专业科系和未来可以从事的职业有较多的了解。

(作者系内动力教育咨询中心主任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 2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汤平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