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资源得到科学利用
据潘苏彦介绍,20家提供急诊服务的北京市属医院,在实施急诊分级工作这两个半月中,进展顺利、秩序平稳。
据统计,这20家医院共接诊急诊患者46.13万人次,其中1级患者0.45万人次,占0.98%;2级患者2.14万人次,占4.64%;3级患者21.53万人次,占46.67%;4级患者22.01万人次,占47.71%。其中,19家市属医院已建立和使用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和分级;1家医院鉴于急诊患者数量偏少,人工分诊已完全能够满足工作需要。20家医院通过就诊单和(或)排队候诊叫号系统,区分不同等级、颜色,明确患者的就诊级别。
北京朝阳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张金保表示,急诊预检分诊分级就诊的实施,提高了医院科室管理质量,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了科室运行效率,医院接纳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目前在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和抢救留观区的危重症患者,占比已经达到90%以上,调整了病人结构,改善了医疗服务,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感受。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周建新也表示,实施急诊分级以来,北京天坛医院急诊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一是急诊预检分诊在流程上,为一二级患者生命通道的通畅提供了保障,通过重新规划患者等候、就诊区域,优化了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周建新说,该院承担的高危孕产妇、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得到进一步完善,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二是急诊分级的理念正在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和理解,患者以往“按排队先后就诊”的观念逐渐改变,大量患者挤在诊室的现象越来越少,急诊秩序有了明显改善。
呼吁医患共促抢救生命通道畅通
据介绍,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还对市属医院进行了问卷调查。6月15日至28日,共回收有效问卷28493份,84.52%的患者赞同急诊就诊按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够理解和接受急诊分级的理念和规则。
潘苏彦强调,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已把“急诊分级”工作纳入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考核,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明察暗访,保证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位;定期梳理总结急诊分级工作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优化改进;持续开展急诊分级就诊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社会知晓和认可度,提高医患的相互配合和信任。
此外,潘苏彦呼吁医患共促抢救生命通道畅通,因为“急诊分级”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公平的。“遵守急诊分级候诊秩序,让出生命抢救通道,每个人都会成为急诊分级的受益者。”潘苏彦说,今天我们为别人让道,明天别人也会为我们让道。
(本报记者 田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