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合理使用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刘宏伟曾经在美国生活多年,在他看来,食物垃圾处理器是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辅助手段”,如果单独依靠这一机器来解决全部生活垃圾问题,那是不现实的。
“美国家庭,几乎家家都有,算是生活的标配。”他说,即使这样,也不是说所有垃圾都要通过它来处理,仍然需要垃圾车把垃圾桶里的垃圾运走,集中进行处理。
他提醒:“消费者应当合理使用垃圾处理器,比如小骨头、茶叶梗、水果核等垃圾就适合,很多大骨头就不太适合。”记者了解到,有商家在演示垃圾处理的功能时,喜欢挑选一些“硬骨头”进行演示,机器也可以磨碎,但是,如果在生活中经常如此高频使用,肯定会给机器带来过度磨损。
面对突然到来的风口,刘宏伟认为,资本和企业应当理性看待,谨慎进入。在他看来,虽然垃圾处理器是一个小家电,但是技术含量也不容忽视,很多现有企业都有多年的技术积累。“比如材料的耐磨问题、腔体的密封问题等,都需要不断摸索与改进,甚至一个开关,都要考虑到用电安全。”他说。
作为中国四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合肥见证了家电业的起起伏伏。当地一位家电业人士表示,从当年的“家电下乡”到不久前的“煤改电壁挂炉”,国家政策无疑可以起到强劲的拉动作用,但是大浪淘沙,最终留下的企业,靠的还是产品的质量与服务。“今天留下来的还是大品牌的企业,当年蜂拥而上的那些小品牌,你还能记得几家?”
此外,他认为,垃圾分类的强制实施,只能算作“间接性”的政策拉动,如果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居民安装垃圾处理器,对行业来说,那才是最大的政策红利。
在他看来,目前国内垃圾处理的产能还是过剩的,如果有人仅仅冲着“热度”而来,盲目投入建设生产线,必将面临一定的风险,“都说这个市场好,但是,产品靠市场去检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磊 通讯员 李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