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旮旯老师”赵旭谈中小学生写作:中小学生作文“套路”多,源于老师很“装”?

2019-07-15 19:51:09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关于写作素材积累,赵旭有个“小诀窍”——一有想法就随手记下来,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或简单的事,但记下来就会成为一个“提醒”,提醒这也可以变成素材。

当然,一位教师最重要的还是让学生学会真正的思考,写出他们的真实想法。“但如果老师很‘装’,一直‘套路’,学生也都个个影帝影后般配合你的‘表演’。你一旦不装,和学生交心,那学生也能和你说点实话。”对此,赵旭感受深刻。

有次,她在课堂上分享《‘一个人’的篮球队》的故事:热爱篮球的16岁少年叶沙因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其父母捐出他的器官让7位患者重获新生。其中5名受捐者组建了一支名为“叶沙”的篮球队,并走进WCBA赛场替叶沙实现了梦想。讲完,赵旭问学生,你们愿意不愿意捐献器官?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要以他为榜样”“我愿意捐”“如果我没有这个器官可捐,我就把我的全部遗产捐了”……

“类似作文中的空话、套话,一听就很假。”这是赵旭的第一反应。

赵旭接着问那位要捐遗产的男孩子,“你先把你刚买的那份习题册让同桌做,可以吗?”他犹豫了。

又问:“你再把你最心爱的那双跑鞋让给你的对手去参加比赛,行不行?”他不说话了,班上安静了。

学生们开始思考自己到底会不会捐,不同角度的考量,不同的回答出现了,一场关于捐或不捐的争论也开始了。“思考,就是要不断追问,在追问之中学生明白了叶沙及其家人的伟大,老师也明白了学生的顾虑,并且大家可以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遗憾的是,很多老师在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要捐器官”便到此为止,认为这堂课的教学任务圆满了。

但赵旭总不走寻常路。课堂上,她时常与学生讨论时事,分享有趣的见闻,举办辩论赛,还会定期让学生做些随笔练习。“无论是课本中的典故,还是习题中的小细节,她都能够将其发挥成一个写作主题,然后让我们自由发挥写一些感想进行分享。”下了赵旭的课,学生朱家昕总觉得意犹未尽。

等真正落笔时,赵旭一直向学生强调,一个人写文章的目的是要告诉别人你知道的,但别人不知道又想知道的东西。

1 2 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孙庆玲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