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电子烟喷雾形成街头文化
在青少年中有蔓延之势
电子烟是否能够起到戒烟作用,网上售卖电子烟的店家们纷纷表示“也只是听说有这个功效”。而电子烟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一直存在争议。
因为电子烟价格从十几元到一千元不等,购入门槛较低,且没有购买限制,很多年轻人甚至是学生也可以轻易获得电子烟。
随着网络上抽电子烟,吹烟雾花样的视频往往能获得很高的点击量,这样吸电子烟逐渐形成一种街头文化,近年在青少年群体中有蔓延趋势。其中一些人表示“其实对抽烟没兴趣,只是喜欢玩烟雾、玩花样儿。”而对于这些从网上买来的勾兑电子烟油,是否健康与合规,青少年购买者根本无从分辨。
据2018年8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发布《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显示,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颁布电子烟的国家标准,北京市场上在售的各类电子烟产品,在原材料选择、添加剂使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随意性较强,电子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可能存在烟油泄露、劣质电池、不安全成分添加等质量安全隐患。
该通告强调,北京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2006年我国签署加入的由世界卫生组织批准发布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对未成年人具有吸引力的烟草制品形状的糖果、点心、玩具或任何其他实物”;《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电子烟作为卷烟等传统烟草制品的补充,其自身存在较大的安全和健康风险。为加强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建议电商平台对相关违规店铺进行扣分或关店处理;加强对上架电子烟产品名称的审核把关,采取有效措施屏蔽关联关键词,不向未成年人展示电子烟产品。
但淘宝、京东等网上购物平台上,在销售电子烟和烟油等东西时,并未对未成年人进行限制。
电子烟交易目前处“三无”状态
多地控烟令不包含电子烟
工商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电子烟在我国仅算作一般商品,且大量电子烟产品是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买卖,处于无产品标准、无质量监管、无安全评估的“三无”状态。
近年来,虽然各地出台了“控烟令”,在饭店、网吧、公交站台、办公室等公共场所不得吸烟,但是大多对电子烟并未有明确禁止。经与卫生部门核实,目前北京执行的控烟条例仅适用于可以点燃的香烟,而电子烟不在控烟范围之内。这也让大量香烟吸食人群转为购入电子烟产品,从而实现在室内吸烟的目的,亦造成电子烟销售火爆。
文/本报记者 王浩雄 统筹/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