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防护、高科技服务 一个都不能少
儿童青少年近视成因复杂,这也意味着防控近视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孩子、医疗机构形成合力,才能营造健康的用眼环境。
“学校应该从保证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户外活动、每天两次眼保健操,监督学生的用眼行为、提供合理饮食上做起。”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工处主任汪义芳说。
“青少年自身也要从用眼距离、用眼时长、用眼时环境光照的强度、户外活动时长、用眼角度这五个维度,进行自我管理。”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教授杨智宽提醒,如果孩子出现了“歪头眯眼”“视物不清”的现象,家长不可掉以轻心,应前往专业眼科医院检查,由医生给出孩子近视防控方案。
为“护驾”明眸,我国科研人员也加入擦亮“心灵窗户”的行列中。如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国际眼科学和视觉科学转化与创新论坛”上,一款视觉科学的孵化器诞生,它鼓励业内人士把“守护眼睛”的“奇思妙想”拿出来“孵化”,以推进眼科学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最终惠及“小眼镜”群体。
“只有多方携手,让孩子能有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时间、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合理营养,我们才能共护好孩子的光明未来。”杨智宽说。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题:“小眼镜”人数超1亿 如何守护好“未来之光”?
新华社记者陈芳、岳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