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全力打好节约用水攻坚战
尽管已取得积极进展,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依然严峻,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当前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浪费情况较为普遍。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魏山忠表示,我国是缺水国家,北方地区缺水更为严重,要坚持“节水优先”思路,综合施策,坚决遏制部分领域用水浪费的行为。一是农业节水增效,优化调整作物的种植结构,实施灌区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广、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包括灌区现代化改造。二是工业节水减排,加快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推广国家鼓励的先进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三是城镇节水降损,推进城镇供水管网改造,降低漏损率,推广使用生活节水器具,开展公共领域节水,建设节水型机关、高校,控制包括宾馆、洗车、滑雪场、高尔夫球场等高耗水行业的服务用水。四是加快推进非常规水源的开发利用。
魏山忠透露,为打好节约用水攻坚战,水利部将加快推进节水立法,强化主体节水的责任;建立务实高效管用的监管体系;全面开展监督检查,对重点地区、行业进行重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强化问责整改;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里加大节水的相关指标和分量,全面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水平。
一减一增
推进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
去年,水利部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当地水库向河北省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等3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累计补水8.8亿立方米,形成水面面积约46平方公里。
“这些水通过河道下渗到地下,对地下水进行了有效回补,河道沿线地下水水位回升明显。”杨德瑞介绍,补水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而且增强了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的信心。
为何华北地下水超采问题备受关注?魏山忠直言,华北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只有全国的4%,是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地表水衰减。根据估算,目前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累计亏空1800亿立方米左右,超采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对我国水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最近,水利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将综合治理的重点确定为京津冀地区,计划通过‘一减、一增’综合治理措施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切实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魏山忠进一步解释说,“一减”即通过节水、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压减地下水超采量;“一增”即多渠道增加水源补给,实施河湖地下水回补,提高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
此外,为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水利部还将进一步夯实水资源监管基础,加快推进跨省和跨地市重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明确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指标、生态流量管控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地下水监管指标;严格取用水监督管理,开展重点取水口监督管理,做好取水工程核查登记,加强取用水总量控制,抓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
(本报记者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