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大学生返乡创业瓜果满园 带动多户村民脱贫致富

2019-03-19 17:47:11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来自上甘屯村的韦永肖是合作社的一员,加入合作社试种了一亩五分地木瓜,第一年便有6000多元的净利润。尝到甜头后,他还打算再租几十亩地,做大做强木瓜产业。上甘屯贫困户覃瑞香也加入韦情的合作社从事果园管护、采摘工作,一年下来,务工收入达到1万多元,顺利脱贫。

回顾三年多的创业经历,韦情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多亏自己上大学时学到的农业资源知识和在农业企业的工作经验,普通农户从事农业生产一般只注重产量,但他更注重木瓜的品质。他投入十多万元为雇员购置了滴灌设施,尝试水肥药一体化种植。一开始,村民们都说这是“败家”。2016年6月至7月中旬,马山县连续40多天高温干旱。正是这些滴灌设施,保证了果园的灌溉。

尽管果园管理逐渐步入正轨,但韦情依然觉得创业之路十分不易。他坦言,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奖补政策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但像自己合作社这样的小微企业申报难度依然不小。“申报材料要求有正规的财务审计,但是我还在创业起步阶段,无力聘请专业会计,合作社的房租、苗木化肥投入和人工等各项基础开支,很难获取政策规定的正规发票和财务报表,时常无法申请获批申报奖补项目。”韦情说。

不仅如此,这两年,韦情还明显感受到小县城农特产电商行业的生存压力。当地电商产业起步较晚,物流成本比周边地区高出许多。拿一件8斤的水果来说,马山县的物流费用为7.5元,而横县、田阳等电商发展相对成熟的县只要3.5元。“其他县一件8斤装的木瓜可以卖到19.5元,但马山县的木瓜如果也卖同样的价,除去物流、包装费,利润微薄。”

2017年年初,马山县白山镇镇长吴秀忠曾来韦情的果园考察,对韦情返乡创业给予肯定,希望能以韦情的合作社为平台,吸纳当地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发展产业致富。随后,在吴秀忠“牵线搭桥”下,马山县政府于2017年7月整合财政资金帮助韦情修通了一条贯通木瓜种植基地的砂石路,又于2018年在果园旁帮忙打了一口水井。韦情感激地说:“政府的这些支持像雪中送炭,帮我解决了两大困难,让我有了坚持创业的信心。”

2018年,韦情合作社的两个果园种植水果木瓜已达220亩,管理得当的话,预计2019年能产出木瓜30万公斤左右。春节刚过,他又开始尝试在果园种植青柠、沃柑等水果,丰富果园的种植品种。

和许多坐办公室的同学相比,韦情投身的农业创业周期长,不可控因素多,且又脏又累。有时他的家人也会抱怨他“还不如去干一份稳定工作”。但看到果园慢慢做大做强,还带动了许多村民增收脱贫,韦情觉得自己选择的方向是对的。“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坚定信心坚持下去。”他乐观地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洋 来源:中国青年报

1 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谢洋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