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还是一个小孩子,却因个头长得高,去景区游玩就要多掏钱买门票。这是不少游客在景区门口验票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对于本应该对未成年人实行免票或优惠票的景区、博物馆、科技馆、体育场馆、动物园等,按身高来界定是否给予优惠,合理吗?
最近,这样的问题或许有了答案。备受社会关注的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诉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隆集团)未成年人消费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案有了新进展。因长隆集团修改了未成年人购买优惠票标准,广东省消委会撤诉。全国首宗未成年人消费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尘埃落定。
按身高购票惹争议
年龄才是划分标准
因为小孩个头“窜太快”无法享受各类未成年人优惠,这种现象在旅游、交通等众多领域普遍存在,并逐渐引发公众争议。
2018年6月,银川市当地媒体报道,银川市多家景区以身高来判断优惠力度,如1.2米以下儿童免票,1.5米以上就要付比半价更高的票价。
同样是在去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刘德敏带着刚满10岁的女儿去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购买了亲子票,但因为孩子超过1.4米,被要求购买成人票。事后,刘德敏发现其他地区迪士尼的儿童票都是按照年龄购买,认为上海迪士尼的做法不公正,于是将上海迪士尼告上法庭,要求返还多支出的票款,并修改现行儿童票购票标准。
“老年人的优惠看年龄,儿童的优惠为什么就不能只看年龄呢?”北京市民王先生表达了困惑,“现在孩子长得快,我儿子还在上小学,身高已经超过1.5米了,许多场所都按身高判断,要求购买成人票。”
根据疾控部门的数据,早在2012年,全国6岁城市男童平均身高已达到1.2米,12岁未成年人平均身高已超过1.5米。显然,很大一部分未年人被排除在优惠范围之外。
不过,有的单位已脱离了以身高为优惠标准。比如,根据故宫的购票信息,其主开放区优惠政策(不含珍宝馆、钟表馆)中,6周岁至18周岁(含)未成年人,可凭身份证、户口本或护照购买学生票,每人20元。内馆优惠政策(珍宝馆、钟表馆)中,6周岁至18周岁(含)未成年人,可凭身份证、户口本或护照购买学生票,每人5元。同时,一些航空公司也称,其优惠票不受身高影响,针对12岁以下儿童有优惠。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对记者称,根据我国法律,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都应均等享受福利,不应该以身高或者体重等因素作为福利的限制条款,“既然国家规定以年龄作为未成年人的划分标准,那么以身高体重作为优惠标准是不合理的”。
“正因为面向未成年人的服务多种多样,不同行业难以制定统一的衡量尺度,才更应该以国家规定的年龄作为统一标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未成年人的平均身高日益增长,此前规定的优惠尺度难以适应现今大部分未成年人的实际情况,所以应该以年龄为标准,而不应考量其他个体差异大的因素。”邱宝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