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历史,1984年,春运成为春节期间全国性大交通的“代名词”,铁路、道路、水路、航空等各种方式运送的旅客都纳入春运客流,客流量猛增到5亿多人次。1994年,春运旅客发送量突破10亿人次;而今年,更是达到了29.9亿人次。
“在‘百万民工潮’‘千万务工流’冲击下,广东铁路春运客流一直呈跳跃式上升,每五年增加500万人次,从1978年的800万人次上升到2018年的5420万人次,40年增长近7倍。”广州铁路局集团党校教授、铁路运输专家金一兵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腾飞的背后,是这些最平凡的劳动者在往返城乡的迁徙潮汐中迸发出的无限力量。正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在不远的未来,高铁网将向“八纵八横”迈进,到2020年,中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铁3万公里;到2025年,我国高铁将达到3.8万公里左右;到2035年率先建成发达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网。同时公路交通也将打通边远山区道路交通“最后一公里”,“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布局更加完善,2020年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约达到540万公里。
“未来春运,在质上一定会实现飞跃。交通供给不平衡、城乡倒挂现象逐步改善,未来的春运体验会更精彩。”金一兵说。光明日报记者 訾谦 王忠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