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雅金一家为民警送上锦旗表示感谢。泰顺警方供图
随后几年,老江从事环卫工作,江雅金虽然也想与丈夫一起工作,却因为没有户口,最终卡在了工作手续的办理上。
“她就是想在我工作的时候给我搭把手,怕我辛苦。”老江知道,没有身份,找不到工作,上不了户口,连基本的养老、社保业务都无法办理的心酸一直是妻子江雅金的一个心结。身份证、户口本,虽然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与一本轻薄的纸张,却是一座她永远无法逾越的大山,上户口成了她的一个梦。
得知江雅金难处的社区民警潘德锋,多次与村干部走访取证,确认江雅金的确是在本辖区生活多年且一直居住。但是,58年都未落地的户口,想要补办的难度可想而知。
潘德锋多方辗转联系,终于对接上了江雅金出生原籍地的福建省南平建瓯市吉阳派出所。当确保当地的社区民警能与江雅金家属联系上后,潘德锋决定去一趟江雅金的出生地实地取证。
2018年10月23日上午5点,潘德锋背上装满各种取证材料和设备的警务背包与同事即刻出发,由于工作、身体原因,老江与江雅金无法陪同领路。
“背包警务”小组驱车400公里行进近6个小时抵达建瓯市。在吉阳派出所,民警了解到,在其辖区江雅金确实没有登记过户口的记录。在调查了解江雅金的在本地生活经历和轨迹后,民警与其生活在当地的亲属以及村干部谈话,经走访取证,证实江雅金确实是当地出生并曾经生活的无户口人员。
完成初步材料的整理后,由江雅金的大伯指路,民警马不停蹄,再次驱车2小时赶赴江雅金的位于大山深处的老家建瓯市下南坑村。
在下南坑村,民警背着警务背包徒步走遍整个村庄,挨家寻访、调查取证,收集办理户籍业务的相关资料。在结束调查取证后,民警于当晚立即赶回筱村派出所,抓紧着手进行相关材料的整理。
这一天,民警往返900多公里,行程近14小时车程。潘德锋表示:“她的待遇让人心酸,既然工作由我负责,我就应该尽快、尽全力、尽义务帮助她。”
2019年1月4日,老江与江雅金又来到筱村派出所。经过浙闽两省多地的奔波调查、材料取证与申请,潘德锋将刚刚打印好的崭新的户口本交到58年“黑户”老人江雅金的手上,拍摄完最新身份证件照的“黑户”老人如“浮萍”般的生活得以落地。
“我现在是不是可以办市民卡啦?”江雅金拿着刚刚制作出来的临时身份证有些难以置信,难掩激动的泪水,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有了真正的身份,“我的梦实现了,太感谢你们了。”中新网温州1月8日电(见习记者 潘沁文 通讯员 范荣 赵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