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国际贸易的“标配”
吴辉表示,中国专利奖对高价值专利的奖励,促进了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认识到知识产权的价值。
“公司在2012年入选国家专利运营的首批导航试点工程,获得中国专利奖,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包括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我们意识到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通过知识产权工作引领,也可以促进研发部门的工作。”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雷表示。
“涉及海外市场开拓和并购,让联想充分认识到了知识产权的价值。早在2005年,联想就成立了一个由技术专家组成的知识产权评审委员会,和自身的知识产权团队一起对创新想法做审核,在机制上为创新插上了强有力的翅膀。”获得中国专利金奖的联想公司全球法务陈媛青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评审委员会已由最初30多人,发展到拥有100多位专家。在评审的过程中,专家不仅判断创意是否值得去投资去做专利申请,更重要的是专家会对有潜力的创意提出完善建议,或者在可深入再挖掘的技术方面,提出建议。
陈媛青说:“目前,联想在全球拥有专利及专利申请2.6万件,我们的评审委员会还负责管理梳理已授权专利资产,以确保专利质量以及发挥其价值。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现在国际贸易的标配。”
为创新主体提供更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保障
知识产权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效果差,是经济发展中另一个困扰我国创新主体的突出问题。对此,申长雨在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上表示,刚刚过去的2018年,我国知识产权机构改革,实现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重大改革。《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写入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延长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等一系列重要举措,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加快建立。201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配合推进相关法律修改进程,不断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努力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从不断加强到全面从严转变,为创新主体提供更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保障,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中国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起构建开放包容、平衡有效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服务世界各国创新主体。”申长雨表示,
保护知识产权,中国的态度是明确而坚定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合作和知识产权相关问题日益复杂。只有通过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才能有效解决侵权盗版等世界性问题,实现对创新成果的有效保护。光明日报记者 袁于飞 光明日报通讯员 冯浩《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06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