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过劳情况调查:过劳感强弱受工作环境影响

2018-11-01 23:22:23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中国传媒大学校医院的理疗室门口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队,等待做按摩。理疗师齐医生说:“现在很多年纪轻轻的学生和老师来做理疗、针灸,都是一个毛病——久坐不活动,肩部和腰部的肌肉长期得不到放松,都是僵硬的,我一按就疼得嗷嗷叫。”

“过劳死”的案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实际上这样的悲剧仍在不断发生。

张豪在北京一家公司做工程师,他对记者说:“公司改革之后,没有中层领导了,干得好可以直接升为高层,没有能力或者工作业绩不突出只能做最基层的工作,这就导致高层和想要晋升的一部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很大。上个月,公司有一名高层领导在西藏签约时心脏病突发去世了,可能与他长期高压高强度工作有一些关系。”

高强度的工作也会对子女教育和家庭生活产生一定影响。李紫在北京读书,她的母亲在山西省某银行工作,“我很小就确定了以后不要从事金融、银行相关的工作,不想让我的孩子再有同样的孤独感”。

她说,“小时候最羡慕的就是妈妈不需要工作的孩子,我妈妈永远在工作,放学回家很饿了还得强忍着等妈妈下班才能吃到饭”。

“工作日每天七点二十开晨会,晚上下班以后开晚会,过年过节要排班,暑假肯定是自己一个人在家,很孤单,寒假会一遍遍地问妈妈‘过年排班出来了没有,初几值班?’”李紫说,“后来长大一些才知道,妈妈不仅工作时间长,每个季度还有数百万元的存款和贷款任务。所以我考大学报志愿时都是避开会计、金融这一类专业。”

“印象中年夜饭总是没有我爸。”陈先生的父亲是天津某医院的骨科主任,“作为科室领导,过年过节不能让员工值班,所以大家团圆的日子我爸一般都在医院值班。”

说着,陈先生给记者发来一个家庭微信群的聊天记录,他爸爸晚上七点写道:“早上七点上班,刚下手术,今天有六台手术!”

“我爸今年50岁了,每天还是这么高强度的工作,而且骨科手术不光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活,需要拧螺丝装钢板,我很担心他的身体能不能承受。”陈先生对记者说。

过劳感强弱受工作环境影响

记者调查了解到,工作岗位不同,对劳动强度的看法也不一样。对于加班这件事,管理层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劳动者应该完成单位给定的任务。在整个社会快跑的节奏下,慢下来谈生活的人会被视为“不思进取”。

“加班是责任,不思进取的人才下班到点就走。”广东某房地产融资中心副总经理汪杰直言。

汪杰说,“我每天工作10至12个小时,加班很正常,有些人还会主动加班。加班的原因有很多,任务完不成、有时候有紧急状况,再加上公司有加班的氛围。抱怨加班有什么用呢?嫌累可以不干啊,什么都不干就不累了,在这个行业就必须适应大环境”。

此外,过劳感的强弱甚至倦怠感的产生与职员自身对职业的认同度有关。

“虽然工作时间比较长,但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并没有产生倦怠感,毕竟很有趣,有可预期的成长空间、考核很透明,还有钱赚。不热爱工作怎么能做好工作,人生需要不断规划阶段性目标,现在累一些能实现目标的话,我觉得还是很值得的。”靳先生说。

“我的同事虽然都在调侃,但是该加班的时候都没落下,有需要的时候都会主动加班。整天游手好闲的人一个月看不出来,三个月就看出来了。我们公司的管理比较透明,一切拿业绩说话,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拍马屁不会让你的工资增加也不会让你升职。”同为销售人员的牛晓燕说。

但是,多劳多得、清晰的上升空间、完整的新人培养策略对于很多职员来说或许过于理想化。

“校长和家长双方的压力让我无数次想辞职,但就是知道就业难才不敢辞职,实际上工作状态是有点消极的。”郑艳说。

(记者韩丹东)

1 2 3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韩丹东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