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段时间,9.9元、19.9元的低价电影票把很多观众拉进影院。如今,各个平台的票补越来越少,低价电影票也不如以前常见了。你觉得电影票价变贵了吗?有无票补会影响你看电影的频率吗?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7%的受访者习惯在第三方平台网购电影票,70.5%的受访者在第三方平台买电影票是图方便。决定是否观看一部电影时,84.2%的受访者会把票价作为重要参考因素。93.6%的受访者能接受的电影票价最多40元。60.1%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电影票价高。
59.7%受访者习惯在第三方平台买电影票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大四学生许盈(化名)经常通过某支付平台购票。“比较方便,场次和座位一目了然,还可以知道近期有什么电影,比去电影院购票方便多了”。
华东师范大学大一学生林雪(化名)也经常通过网络平台购票,“我一般用手机支付,很方便”。
调查显示,59.7%的受访者习惯通过第三方平台网购电影票,28.7%的受访者通过影院官方平台网络购票,10.7%的受访者在电影院直接购票,1.0%的受访者使用其他渠道。
“第三方支付平台通常有购票功能,我实在不想下载多余的App,就直接在那上面买了。而且通过支付平台可以提前购票,好安排时间。”宁波大学大四学生张璐(化名)说。
为什么很多人习惯在第三方平台网购电影票?调查显示,70.5%的受访者是图方便,54.7%的受访者是图便宜,51.4%的受访者是为了提前选座,21.4%的受访者习惯网购。
“如果电影票价过高,我会好好衡量这场电影是否值得。除非特别精彩,否则我不会看票价高于70元的电影。”张璐表示,她喜欢看的电影多为2D,费用不高。“高于70元的电影多为科幻3D类型,不是我的偏好,选择合适的观影时间和合适的影院可以节省很多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