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高新企业成深圳耀眼标签

2018-10-08 23:44:54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深圳

开栏的话

这是对历史的回望——每一个城市的崛起,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唤起人们对“春天故事”的回忆与激动。

这是对未来的展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书写新篇,生动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巨大成就。

从10月8日起,广州日报开设专栏,从一城一地一企出发,回望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光辉路程,发掘一个个从平凡到飞跃、成长到超越的创业发展故事。

深圳福田区景色。广州日报全媒体苏俊杰 摄

提起中国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深圳”一定是个绕不开的篇章。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城市,成千上万的人满怀理想来到这片热土,不断创造的“深圳速度”“深圳奇迹”“深圳制造”和“深圳精神”,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见证和缩影。今天,“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深圳在国际上最耀眼的标签。深圳始终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并早早调转产业船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国的示范和标杆。

究竟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大的特色,或者说“秘籍”是什么呢?“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课题组成员、深圳市委党校教授高山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为我们破题——就是“深圳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阮元元、王纳

成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1230家

1979年3月,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宝安县改设深圳市。随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充满实干精神的口号在深圳蛇口回响,也喊醒了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

这座位于珠江口东岸,与香港一河之隔的“小渔村”,自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正式设立之后,以“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短短40年不到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硕果。

1980年,深圳GDP只有2.7亿元,经济总量仅为香港的千分之几;2017年,深圳GDP高达2.24万亿并超过香港,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9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10%,居全球前列;新增市级以上各类创新载体195家,累计达1688家;PCT国际专利申请达20457件,占全国申请总量的43.07%,连续14年居全国各城市首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1230家,仅次于北京。

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华为成为全球最大通讯设备制造商;腾讯成为全球最大互联网公司之一;比亚迪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同时,一批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不断涌现——大疆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创造消费级无人机新市场,占据全球约80%市场份额;优必选公司凭借具有自主研发的伺服舵机、步态算法等,成为目前全球估值最高(5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企业。

1 2 3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阮元元 王纳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