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理财新规”),明确要求银行理财产品所投资资管产品的发行机构、受托投资机构和投资顾问为持牌金融机构。之后,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多部委纷纷下发针对资管新规的细则规定,细则规定影响着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走势。总体上说,此次多部委下发的文件较此前有所放松,但放松并不等于放水。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央行屡屡边际放松货币政策和流动性投放,也是为了应对资管新规对社会融资的负面冲击。商业银行理财公募产品销售起点下降将有利于商业银行代销理财业务的收入,一定程度上缓解资管新规对银行资管业务的实质性影响,整体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偏利好。
银行理财门槛降低 老产品可投新资产
理财新规指出,公募理财产品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私募理财产品面向不超过200名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也就是说,民平时投资的银行理财产品普遍都属于公募理财产品,而在新规中,公募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从5万元下降至1万元。
与此同时,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发行的私募理财产品,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金额不得低于30万元人民币,投资于单只混合类理财产品的金额不得低于40万元人民币,投资于单只权益类理财产品、单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的金额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