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丢失了身份证,将不用再担心被人冒用办了信用卡、或者名下突然多了几个银行户头。央行昨日宣布,将在公安部支持配合下,在天津市、山西省、福建省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开展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核查试点工作。后续,央行将总结试点经验,适时向全国推广,届时联网核查业务处理将全国统一。
丢了的身份证被人冒用申办信用卡或开户,结果惹上一大笔莫名其妙的债务,或者成为犯罪分子洗钱的通道,这种可怕的遭遇今后将很难发生。
昨天,央行宣布自2018年4月9日起,人民银行将在公安部支持配合下,在天津市、山西省、福建省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开展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核查试点工作;在上海市、福建省、深圳市、珠海市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开展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和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以下统称非居民身份证件)信息核查试点工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识别客户出示的居民身份证有效性、非居民身份证件信息真实性提供有效技术手段。后续,央行将总结试点经验,适时向全国推广,届时联网核查业务处理将全国统一。
事件
联网核查有利于维护公众资金安全
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称,为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人民银行会同公安部门、银行业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2007年,人民银行会同公安部建成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联网核查系统),为银行核查居民身份证姓名、公民身份号码和照片信息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技术手段。目前,联网核查系统已经覆盖全国近22万个商业银行网点,应用范围包括开户、大额取现、信贷、理财等业务。截至2017年年底,银行通过联网核查系统核查居民身份证信息323.8亿次,日均1543.7万次。
随着联网核查系统推广运用,不法分子也改变了犯罪手法。近年来,在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地下钱庄、洗钱等案件中,发现不法分子使用伪造、变造以及他人证件等,冒名开立银行账户、转移非法资金,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同时,还出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他人身份证件冒名办理银行信用卡、贷款等业务,造成证件实际持有人被记录不良信用信息等,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该负责人强调,此次联网核查失效居民身份证和非居民身份证件信息试点工作对切实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进一步夯实银行账户实名制基础,为银行核查居民身份证有效性、非居民身份证件信息真实性提供便捷、有效手段。二是有利于防范单位和个人被不法分子冒名开户,减少因假名、匿名开户造成的经济纠纷和损失,维护社会公众资金安全。三是有利于遏制利用银行账户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洗钱、偷逃税款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