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睡眠的几个建议:
1.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失眠不是一蹴而就,周波介绍:“今年睡眠日的主题是‘规律作息,健康睡眠’,其实规律作息就是避免和缓解失眠的一种有效方式。”他解释:“前半夜、后半夜睡眠,恢复的生理机能是不同的,前一晚熬夜,第二天是没办法真正‘补’回来的,长期熬夜会影响睡眠质量。”
2. 营造睡意 不妨看看你不感兴趣的书
“当枯燥的东西进入大脑后,人会产生疲惫,‘睡意’就来了。”周波解释:“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拿起课本就打瞌睡的原因。”他称:“不妨利用这个原理,在睡前给自己营造一点睡意。”“但切记,要避免睡前观看电视、手机等电子屏幕,这反而会影响睡意。”他提醒,因为自发光性质的屏幕所放射出的蓝光会增强人的兴奋性,同理,睡前也尽量要避免运动。
3. 尽量采取非药物治疗
“借助药物帮助睡眠会产生依赖,在临床中,我们更多是要找到造成失眠的病因,对症治疗。”周波称:“这就是我们强调的‘白天用药、晚上不用药’。”他介绍:“原发性失眠占比很小,主要还是情绪、疾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用的药也是针对造成失眠的原因的,比如情绪抑制之类。”他提醒:“市面上售卖的含褪黑素的药物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睡眠,但一定要就诊遵从医嘱,切勿乱食用。”
4. 中途醒了 不妨放轻松
“很多人中途醒了后,会很焦躁,尤其是老年人,觉得觉没有睡够。”周波称:“其实这种焦躁反而会影响睡眠,不妨放轻松,因为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睡本身也是一种休息,太焦躁,反而会引起很多继发性的问题。”他表示:“偶尔的一次失眠,无关紧要。并且,往往没有期待性的‘打盹’睡眠效果最好,这就是放轻松才能睡好的一个例证。”
5. 晚上10-12点入睡为宜
“运动是缓解焦虑的一种有效行径。”周波称:“白天适量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失眠的症状。”他提醒:“晚上10点-12点入睡最佳。”“另外,饮食方面也要注意,清淡为宜,少吃容易引发兴奋的食物。例如晚上,少喝茶,不失为一种好习惯,因为茶碱会让人产生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