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禅城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约6.7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2.71%,远超全国16.15%的老龄化程度。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祖庙街道基于大数据分析,采取“中央厨房+服务站”配送模式打造长者饭堂,投入180万元,重点补贴9700名符合条件的长者,每餐可提供配送餐约1500份,建设“爱心饭堂”,使祖庙街道的长者吃饭有了充分的保障。
祖庙街道还推出移动平安通、长者家政服务、医务社工服务,并通过改造提升敬老院,为辖区内的老人提供多元的养老服务,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祖庙街道展开的“传爱助业”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就业困难群众灵活就业、积极创业。首期服务主要覆盖红棉社区和大观社区,引入实体性的手工制品加工场地,第一年帮助52名妇女有事做、有收入、能顾家,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
为了丰富辖区中小学生创新思想的教育和创新实验的活动,祖庙街道通过与禅城区教育局合作,将创客教育引入到辖区中小学课堂,并鼓励学校开设校园小小创客空间,提供场地及各种创客设备,还精心选址建立创客空间作为青少年课外创新实践场所。
祖庙街道主动推送的一揽子系列精品项目,成为做实“大数据·微服务”工作的重要抓手,满足了居民多元化、差别化、精准化的社会需求,切实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李仕亨称,祖庙街道利用微服务中心的平台进行统筹配置,实现多样性民生需求与多元化社会供给之间的全域流通、精准配对,解决“供需失联”问题,也避免过去那种简单地将数据和分析结果在单个部门的单线性对接,从而打造综合民生服务的“一门式”。
革新服务:
以“一年接着一年干”的精神,持续不断深入推进“大数据·微服务”
祖庙街道辖区人口基数庞大,常住总人口60多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29.5万人,群众需求多元。如何提高政策“匹配性”,将基层政府有限的公共资源高效地投放到群众真正迫切需要的领域?
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大数据为政府部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机遇。祖庙街道“大数据·微服务”“以互联网的思维,借助信息化手段,以需求为导向,主动推送服务”,努力实现精准把脉社会需求,主动推动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