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初来深圳打拼的年轻人,大多有过城中村“握手楼”里租住的经历,在攒够积蓄可以付出首付之前,低廉的城中村租金,可以让他们省下不少薪水。当然,其人居环境并不乐观。
统计数据显示,作为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深圳在2015年有常住人口1137.87万,其中户籍人口只有354.99万,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2.5岁。而在住房方面,深圳自有率仅为 34%,远低于其他同规模城市。换言之,如果只有售房市场,是无法满足年轻人的居住需求的,但是,人员流动性大、人居环境不佳的传统农民房,也很难满足都市新青年的生活所需。
其实,这样的问题,其它城市也存在。由房主个人提供的房屋租赁供给,往往是分散的,管理也较为混乱,难以满足长期租赁需求。那么,能否有一种规模化的方式,来为新市民提供环境较好的栖身之所,就像电视剧《爱情公寓》里一样?
深圳的长租公寓,正在进行着这样的探索。
近两年来,在深圳,一种新的租房方式悄然兴起。一些由旧厂房宿舍、商业房、农民房改造而成的长租公寓进入市场,得到许多年轻租房者的青睐。因为,农民房在深圳房屋中占比很高,而产业转型后,大量旧厂房宿舍空置了下来,被改造成公寓后,不仅租金租期稳定,而且生活环境更好,也可以培育其相应的社区文化。
但是,正处于起步阶段的长租公寓,如何能在城市中长远发展也是创业者和租客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一方面,资金投入和回本周期需要考虑,另一方面,公寓项目如何品牌化也是关键问题。”蘑菇租房广深负责人熊掌告诉《工人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