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思考:文化旅游供给侧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2017-10-27 11:53:29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我国各级政府也加大政策推动,吸引资本和资源要素加快向旅游业流动,全国已有超过2/3的省(区、市)把旅游部门升格为旅游发展委员会,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中的后发区域纷纷加大了扶持旅游产业的力度,发展旅游产业进入更多书记、省长、市长的议事日程,这使我国旅游业在政府和市场两方面都注入了强劲推动力。

全域旅游是一场文化旅游供给侧的革命

全域旅游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肯定,落实总书记的指示,国家旅游局在全行业大力引导和全力推动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是推动旅游业改革创新的全新发展理念。这种理念和模式毫不回避当前旅游业出现的突出问题,如导游问题、门票价格问题、市场秩序问题、公共服务问题等,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是旅游业发展长期积累下来的难点问题,与传统旅游供给方式和发展模式相关,必须以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予以解决。

发展全域旅游,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年国内游逾40亿人次、年人均出游接近3次、自助游和自驾游超过60%的现状下,一个区域的旅游质量,已经不单单取决于旅行社、酒店、景区等这些传统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而是由整个区域的综合环境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从景点旅游向全域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从粗放低效的旅游被动接待,向精细高效的旅游供求积极平衡转变;从封闭的传统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各行各业”融合发展方式转变;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游客和旅游目的地居民共建共享转变;从旅游部门行为向地方党政统筹推进转变。毫无疑问,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带领下,我国旅游业不仅将全面提升供给侧增量,而且将大大改善供给侧质量。

发展全域旅游,有助于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鉴于旅游业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贡献都超过了10%,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产业,旅游业的竞争更加国际化。各国各地区普遍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参与国际市场分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推出许多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当前国际竞争的环境下,顺应旅游业发展新趋势,以全域旅游提升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是一项战略选择。如果说当初我国旅游业发展主要靠老天爷留给我们的自然遗产和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那么现在,必须针对游客的需求,更多加入当地的人文交流和居民化体验,使目的地成为游客与居民的共享空间,实现全域化高质量供需平衡。否则,我们就会在竞争中落于下风。

张栋

(作者系国家旅游局港澳台司副司长)

1 2 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栋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