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矛盾仍然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供需矛盾仍然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在特定时间和局部区域必须面对量的供给不足;在服务能力、服务水平上总体存在质的不足。比如一些地方旅游市场秩序混乱,当地旅游业与“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目标不相适应,旅游公共服务及交通等基础设施供给与旅游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企业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与普通游客的承受能力和期待不相适应,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与人们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这些都将持续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声誉和效益。
从不同的维度考量,未来10~20年我国旅游消费的增量将令人惊叹。从全球发展的维度看,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是世界经济政治重心东移,这将引导国际旅游客流的流向。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编写的《全球趋势2030》提出未来15~20年的趋势是:世界贫困人口减少、中产阶级膨胀、信息和制造技术进步、个体能力大幅提升、老龄化、人口流动全球化和全球范围城市化。2030年,随着全球经济翻番,全球人口的60%生活在城市(每年新增6500万人),达49亿。大多数发达国家和目前的中等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一半以上国家的人口主体是中产阶级,这意味着会有更多人加入到旅游行列中,也必然会影响文化旅游消费。
从中国发展的维度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据测算,我国经济未来10~15年将保持平稳增长,城市人口的增加、退休人口的增加、可支配收入的增多是必然趋势,到2020年,城市人口可望增加2.7亿,人均购买力平价跨过1.5万美元的门槛,到2030年将有超过75%的国人迈入中产行列(人均GDP6000美元~3万美元)。《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国务院也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加大旅游业发展力度。这都意味着旅游产业将持续收获改革红利,旅游消费将源源不断地释放。
从旅游业发展的维度看,全球旅游经济活动保持较高增长不变,国际国内旅游业竞争都呈加剧之势。美国、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等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发展旅游业放在重要战略地位。美国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旅游发展战略;日本提出观光立国,制定了《推进观光立国基本计划》;法国采取旅游战略管理模式,成立“旅游战略委员会”,巩固旅游优势;西班牙提出旅游业全面质量管理战略;希腊旅游业涉及希腊18%就业人口,占希腊经济比重达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