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深圳市政府将“关于高端人才引进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提交深圳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
据了解,下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将正式施行,更将大力推进“十大人才工程”。预计到2030年,深圳科技人才队伍整体创新能力将接近硅谷、以色列等先进地区,深圳“全球创新人才高地”基本建成。
现状:高层次人才平均年龄41岁
据介绍,目前深圳高端人才队伍结构逐渐优化。全市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资源总量约467万人。杰出人才、高层次人才增长速度提升明显。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平均年龄41岁,其中国家人才平均年龄43岁;本土顶尖人才涌现。
企业创新能力正向世界前沿靠拢。华为短码方案成为全球5G技术标准之一,石墨烯太赫兹芯片、无人机、柔性显示等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4G技术、基因测序、超材料、3D显示等领域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沿;还涌现了大疆创新、柔宇科技、光峰光电、奥比中光等一批“独角兽”企业。全市留学人员企业总数达4200多家;目前,深圳还已授牌格拉布斯研究院(依托南方科技大学)、中村修二激光照明研究院(依托中光工业技术研究院)、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4个诺奖实验室。
不足:尖端人才总量仍不足
“不过,深圳市高端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仍存在着不足。”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孙福金现场表示,首先是深圳尖端人才总量仍不足。全市全职两院院士、中央专家数量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均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尚有较大差距。深圳市目前尚无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中,只有6.8%为外国国籍人员;深圳住房成本高企,教育、医疗等方面优质资源偏少,人才发展环境也有待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