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来自海内外政商学界的400多位来宾齐聚香港,在“2017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上共同探讨如何共建粤港澳大湾区。该论坛由腾讯公司承办,是首个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题的高峰论坛,论坛嘉宾阵容强大,包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资深讲席教授周其仁、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大疆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汪滔、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新世界发展执行副主席兼总经理郑志刚、恒基兆业地产集团副主席李家杰等业界大咖。
论坛首次发布《创新驱动与都市转型:打造中国的世界级湾区》报告称,大湾区是中国最大的湾区,将成为中国经济实现科技创新和城市双转型载体的样板间,未来也会成为“世界最大的湾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发挥协同创新优势打造粤港澳世界级科技湾区的建议》。他在论坛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完整的高科技产业链、各城市的互补优势明显,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其软件、硬件、服务三位一体的优势,也反映了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资深讲席教授周其仁在论坛演讲中阐释了湾区创新的关键要素,他表示,大湾区的发展,像在“南中国煲一锅创新驱动增长的浓汤”,将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人一定是从全世界挑,要解决世界级的问题,就要用到世界级的资源。此次论坛上,腾讯还宣布开启“粤港澳湾区青年计划”专属人才孵育计划,该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湾区青年领袖,储备英才。
新闻背景: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数据显示,这一区域的总人口已经超过6600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3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它刚起步,就已经成为继纽约、旧金山和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资料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酝酿已逾10余年,2015年该概念在一带一路规划中被正式提出,2016年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2017年3月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本报记者 王晓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