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突发不明原因疫情中的未知病原筛查,建立基于宏基因组学的样本深度测序分析技术
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病原谱监测网络,形成覆盖我国不同地区的监测研究实验室网络
依托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独创了“国家—省—地市”三级传染病实验室分子分型监测预警网络化技术体系
72小时快速查明300种突发传染病原;12个核心实验室、91个检测实验室和800多个哨点医院组成的跨部门、跨地区传染病监测技术网……记者21日从科技部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已初步建立传染病应急防控技术体系,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能力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我国科技重大专项之一,“传染病防治专项”2008年启动实施以来,以科技突破为重要抓手,在传染病防治的关键核心领域抢占制高点,从“监测、筛查、救治”环节三位一体初步构筑了保障亿万人民健康的传染病“防疫大堤”。
基于专项的科技支撑,我国面对重大突发疫情实现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的转变。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表示,我国建立的由12个核心实验室、91个检测实验室和800多个哨点医院组成的跨部门、跨地区传染病监测技术网络,为应对甲型H1N1流感、H7N9流感、中东呼吸道综合征、寨卡热等重大突发疫情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自主研发的埃博拉病毒诊断试剂“援非抗埃”实现“零感染、打胜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