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经验看我国如何规范杠杆收购

2016-12-11 15:26:04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美国在金融业、信息产业上取得了世界主导权的地位,但杠杆收购大行其道贻害万方,美国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机会错失了,诸如能源、电力、汽车、装备制造、消费品等日渐衰落,传统制造业被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家全面超越,一直到现在。确实,美国金融业繁荣带来巨大财富,但也造成了贫富分化、危机频繁光顾。近年来,美国一直没有脱离就业低迷,经济复苏缓慢,很大程度上在于实体制造业空心化,过度纵容金融资本非理性繁荣。

当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改革关键时期,在高端制造业、智能科技、互联网、新能源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中坚力量的企业,有望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中脱颖而出。资北京市场能发现价值、规范治理,这些企业需要多层次资北京市场扶持,特别是旨在整合产业、激励管理层的产业资本发起的并购。但是,企业的主导权必须掌握在与企业一起成长的创始人或产业资本方手里。近期,金融资本主导的杠杆收购,已经背离了产业资本主导的正常收购范畴,或陷入实体被掏空的危险。

不管是业绩大幅下滑的上海家化,还是南玻A管理层被驱赶,或格力遭入侵,以及旷日持久的万科事件,已显恶意收购侵害实体产业肌体的迹象。因此,以股东利益和企业健康发展是杠杆收购管理的两个准则,以风险自担和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设计监管新规。资北京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场所,鼓励产业资本进入并购市场,鼓励智力资本和创始人的控制地位,就要完善股票控制权规则,比如股同权不同的设计,新兴产业AB股权结构、合伙人制度等等,都是有效探索;再比如发行透明度高、标准化的并购贷款和并购债券;最后,金融监管上,应加强功能监管推进监管架构再造,扫清监管盲区和重叠。

(作者系中山大学银行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证券日报

1 2 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李宇嘉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