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救女风波未息 公益行业要让公众走出被骗捐的阴影

2016-12-07 09:20:07 深圳资讯网 NEWSSZ.com

那么,如何打通公益组织与个人求助?拜“互联网+”所赐,公益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互联网个人求助主要有两个模式。一种是以“腾讯乐捐”为典型,腾讯提供平台,公募基金会作为项目发起和资金接受方,然后将善款发放给项目或个人,是“个人-公募基金会-平台-公众”模式。另一种以“轻松筹”为代表,通过平台,个人可以直接发起个人求助,是“个人-平台-公众”的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腾讯乐捐”模式因为中国公募基金会数量太少,很多普通人可望不可即。“轻松筹”模式虽然方便,但善款直接打到个人账户也存在风险。所以目前二者都有些改进,“腾讯乐捐”对个人提供了快速发起求助的渠道,“轻松筹”也和十多家公募基金会合作,为个人求助匹配公募资格,保证善款得到专业机构监管。

但是,互联网求助难以让面临技术鸿沟的群体感受到公正。一些边远农村地区的求助者甚至连电话都没有,遑论使用互联网寻求帮助。不过,总体来说,在“互联网+”时代,个人求助已经越来越便利了,像罗尔这样的前媒体人应该不会不知道上述渠道,如果他们通过这样的渠道求助,将会避免很多问题。

尽管如此,还有个致命问题——这几年来,虽然公益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可公众并没有走出被骗捐的阴影。

打铁还需自身硬,公益组织必须继续提高专业化程度,通过到位的执行、透明的财务、开放的运作,让公众看得见、摸得着,然后慢慢改善公众的信任度。

从公益行业上看,整个行业的自我治理能力也应得到提升。比如形成真正的行业自治,引入竞争机制;好的大型公益机构还要能够不断培育草根组织以及专业公益人才,促进行业的整体发展。而政府也要不断降低门槛,出台更多激励措施,扶持公益机构,通过购买服务让更多公益组织发育、发展。

公众也应该反思:如果一味不信任公益组织,只能提高恶劣事件的发生率,最终消耗整个社会的信任。不信任别人,我们可以亲身实践公益,或发起公益项目,或成为志愿者,或参与监督公益项目,这远比对着电脑屏幕当键盘侠有意义。只有更多人行动起来,才能培育更多公益组织,让公益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关照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求助者。

1 2 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中国青年报 编辑:深圳资讯网
相关资讯
深圳资讯网·网友评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