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件办好了,但拿货得先交1000元安全保证金”“不交保证金,就拿你身份证去贷款”,一般人往往会在这样的连蒙带吓后就范,汇出的钱款最后变成“打狗的肉包子”。
今年10月,山东省公安厅指导枣庄公安机关成功破获系列电信诈骗案,抓获7名团伙成员。经查,这些人“假办证”而“真诈骗”,涉案100余万元。被害人如何被骗?诈骗手法有哪些特点?记者进行了采访。
一起办证小广告引发的案件
今年7月,山东枣庄山亭人张先生辛辛苦苦挣来的15500元被一通电话骗走,起因就是为了孩子上学而相信了路边墙上的办证小广告,准备办理假的水电费证明。当时对方称将身份证等材料投进指定邮筒,“邮局有关系可以取走”。
投完材料一个小时后,对方来电称,“证已办好,拿证得交1000元保证金,确定你不是公安,交货后退款”。张先生随即按要求到ATM机上无卡无折汇款,可是对方不断以“不交钱就拿你身份证贷款”等理由让张先生汇钱,一个下午诈骗张先生1.5万余元。张先生去邮局取身份证时,才知道对方办证只是诈骗幌子,“邮局人员说这是一种骗局”。
接报案后,枣庄市公安局抽调警力成立专案组。经侦查,犯罪嫌疑人让被害人根据电话提示通过银行ATM机进行无卡无折存款,且不让被害人打印凭条,被害人的钱转进银行指定账户,随即被转至支付宝,随后又被分别转至另外两个银行账户,最后分别在安徽、河北省、陕西、河南等地银行ATM机取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