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三亚市近年来加强对城市水域的保护力度,在法律法规方面通过《三亚市河道生态保护管理条例》,还将出台《海岸带保护条例》。目前该市主城区的“海绵城市”规划已编制完成,将在三年内对主城区进行改造。
三亚由于优越的自然环境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度假圣地,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成为需要认真权衡问题。
记者在三亚市东岸湿地公园看到,这里是一个面积广阔的城市湿地,尽管还在建设中,但已经能够初步领略这里的自然美景。三亚市红树林保护站站长林贵生介绍,东岸湿地公园项目是三亚“双修”重点项目之一,公园占地66.77公顷,是三亚市内面积最大的淡水湿地。这里重建了湿地生态系统,在27.5公顷的水域中建设600多个人工岛供动物栖息繁衍。
记者了解到,就在东岸红湿地公园建设前,这里是三亚一处规模较大的棚户区,大量违建的民房占压排洪沟,致使原有的大片湿地成为一潭死水。三亚市下决心解决生态问题,将这处每亩价值500万元以上的黄金地段辟为湿地,通过植物自然净化和人工处理的手段对水体进行改造。经过一系列改造措施,该区域防洪标准由3至5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同时承载城市水质净化、公共活动、市民休闲、形象展示、旅游服务等功能。
据了解,三亚市正计划申报“三亚东河国家湿地公园”,旨在全面加强对湿地资源和红树林湿地资源的保护,同时将成立统一管理机构,对湿地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三亚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市申报国家湿地公园,不但为公众和鸟类等生物提供了生态空间,同时也是构建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沿海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起到示范性作用。
在计算经济账和生态账的问题上,三亚也有了长远眼光:良好的自然生态也是生产力。该市将湿地、绿道、公园串连成旅游平台,打造国家湿地公园城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