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有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作为“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如何保护好湿地成为重要课题。记者16日跟随“海南媒体湿地保护环岛考察行”走进三亚,就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进行采访。
三亚市东岸湿地公园地66.77公顷,是该市内面积最大的淡水湿地。 王子谦 摄
三亚是我国“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也是“双修”(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双城”(“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城市”)的试点城市,该市生态修复以山体、河流、海岸的修复为重点,为中国治理城市病提供有益经验。
据介绍,三亚市将“海绵城市”与“双修”、“双城”结合起来,把湿地保护与恢复作为恢复生态、民生的重要抓手,在生态环境上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记者在三亚市中心的丰兴隆生态公园看到,这里将“海绵城市”理念和城市生态修补相结合,对水资源进行保留和净化处理。据悉,公园中利用除磷池、生态滤池对水质进行净化,利用新型材料铺设地面保证雨水充分下渗。公园在整体风格上与城市环境相统一,给游人以“人在画中游”的自然亲近感。